乔锋智能(301603)11月2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1月18日接受2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如何?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56.71%;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83.55%;扣非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83.12%。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98%;归母净利润9,767.56万元,同比增长182.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304.90万元,同比增长166.37%。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盈利能力稳健,成本、费用管控效果明显,显现出持续向好的经营态势。


【资料图】

问: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公司机床产品下游行业占比情况如何?今年以来增速较快的行业及具体增幅?

答: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绩的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数控机床销售占比较高的行业如消费电子(占比约25%)、模具(占比约6%)及工程机械(占比约5%)都实现了翻倍增长;汽摩配件(占比约16%,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相关配件)增长约80%;占比最大的通用设备(占比约32%)也从2024年小幅下滑到恢复增长,同比增长超过10%。

问:消费电子行业当前景气度较高,公司以钻攻机为核心的3C业务,其增长的核心支撑因素有哪些?该增长态势能否长期持续?

答:消费电子行业当前的景气态势具备多维度的支撑,增长的持续性具有合理性,公司应用于3C的产品(核心产品为钻攻机)因前期产能限制,销售占比较小,随着产能提升支撑和受益于行业发展机遇,销售占比快速提升。行业发展机遇如下:(1)3C订单结构性调整带来的需求提升。(2)存量设备更新与国产替代趋势:国内消费电子加工领域存量设备已逐步进入更新周期,而国产机床在性能、性价比及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国产替代稳步推进。(3)终端产品创新与材质升级的驱动:手机行业受益于折叠屏逐步普及、新型材质应用推广等趋势发展,带动加工需求量、工艺复杂度及精度要求提升,进而催生对新型加工设备采购需求。(4)AI技术推动终端产品迭代加速:AI相关技术在消费电子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终端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引发行业性的产能优化与扩充需求。下游客户为适配新产品生产,对上游精密加工设备的采购需求具备长期释放基础,为公司3C业务提供了持续的市场空间。综上,基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端的结构性机遇、技术创新趋势及国产替代进程,结合公司在3C领域的产品布局与技术储备,消费电子行业高景气及公司3C业务的增长具备较好支撑基础和持续性。

问:针对3C、新能源汽车等高增长下游领域,公司现有产能是否足以支撑后续订单需求?

答:2023年开始公司东莞、南京新建产能陆续投产,新建产能持续爬坡后,可以较好支撑未来两至三年的发展,产能紧张情况得到大幅缓解。公司将结合市场发展和下游行业需求,合理有序进行销售预测和产品安全库存备货,同时着手新产能布局。经过多年打磨沉淀,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单元化、模块化、可复制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检测体系,具有较强的产能建设和扩张的能力,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较快进行产能布局。

问: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呈现怎样的市场特征与发展方向?公司凭借哪些核心能力在行业中建立竞争优势?

答: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容量大,但中小企业居多、市场分散,随着下游对设备精度、效率、可靠性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升级,研发能力、技术储备不足、资源缺乏、品牌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在高端市场逐步处于劣势,而具备研发能力、规模优势及品牌口碑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扩大份额。公司依托上市平台优势与长期技术沉淀积累的产品口碑,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1)公司实现金属切削机床全产品系列布局,具备提供自动化组线能力;超25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能力强,能快速响应下游市场精密加工需求;(2)健全的销售服务体系,超300人的销售服务团队,小时级的客户服务响应效率,应用技术团队可为客户提供工艺、设备选型、整体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定制化解决方案;(3)打造了研发、设计与生产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大幅提升经营效率;采用单元化、模块化生产方式及贯穿全流程的品质检测、管控机制,保证了产品品质稳定性和产能可复制性。

问:公司毛利率情况及稳定性如何?

答:自2022年以来,公司毛利率主要在29%至30%之间小幅波动,依托产品升级、新产品推出和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叠加公司制造效率持续提升,有效对冲产业下游降本需求导致的价格下降影响,毛利率整体相对稳定。随着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下降,净利润率有所提升;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