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7日,以“凝聚共识 守正创新”为主题,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我国眼科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千余名国内外著名眼科学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医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眼科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交流分享,共襄眼健康发展、碰撞学术智慧的行业盛宴。
会议期间,由兴齐眼药举办的“润无止境,五载同行”兹润上市五周年暨慕明而来眼健康病例分享会于9月4日下午盛大召开,成为此次眼科学术大会的一大活动亮点。作为睛彩中国-眼健康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会议汇聚国内眼科领域顶尖专家与青年医师,围绕干眼规范化诊疗、临床研究进展与实战病例展开深度交流,不仅搭建了“共识传经+实战练兵”的学术桥梁,还为推动干眼领域的规范化诊疗及前沿进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姚克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史伟云教授、中华眼科杂志黄翊彬主任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国的多位眼科专家分别担任主持与讲者,与临床医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干眼诊疗的现状与未来。
润无止境:权威专家领航,解码干眼诊疗要义
会议第一篇章“润无止境”聚焦干眼诊疗临床研究与专家共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弘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张晗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龚岚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袁进教授带来兼具学术深度与临床指导性的精彩讲课,为参会者梳理干眼诊疗的研究进展与实用方案。
1. 龚岚教授:聚焦干眼炎症管理,优化临床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龚岚教授围绕“干眼炎症管理策略”展开讲解,深入剖析干眼炎症的发病机制、评估方法及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优化干眼炎症管理提供了清晰思路。
龚岚教授指出,干眼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眼表炎症反应是其核心机制。泪膜不稳定和高渗透压可激活免疫细胞并触发炎症因子释放,形成恶性循环。在干眼炎症的评估与诊断方面,临床医生可通过角膜和结膜染色、中国干眼问卷量表或OSDI评分等多项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炎症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在治疗方面,抗炎治疗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而长期治疗是关键,且已获国内外专家共识一致推荐。
关于抗炎治疗的时机与适用人群,龚岚教授强调,尽早启动抗炎治疗有助于稳定眼表,延缓或阻断干眼进展,建议干眼病情进展或人工泪液疗效不佳者应尽快启动抗炎治疗,以获得良好疗效。在抗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上,不同药物各有特点。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干眼患者,建议治疗时长2-4周,炎症控制后缓慢停药,不作为长期维持用药,使用期间需警惕高眼压、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等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中度干眼患者,需根据干眼类型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长期使用需防范不良反应。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作为干眼抗炎治疗的一线用药,在干眼慢性炎症控制与长期维持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适用于多种类型干眼。
此外,龚岚教授还提到,联合治疗在干眼炎症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0.05%环孢素滴眼液(Ⅱ)联合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中重度干眼症状体征,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建议持续治疗6个月。围手术期对干眼患者进行眼表炎症管理,推荐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干眼症状、体征及视觉质量。同时,患者教育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医生需向患者强调干眼的慢性性质、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及药物安全性等内容。
2. 陈蔚教授:解读 TFOS DEWS Ⅲ,指导干眼精准诊疗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TFOS CHINA主席陈蔚教授作为参与TFOS DEWS Ⅲ编写的中国专家之一,对 TFOS DEWS Ⅲ治疗和管理篇进行了详细解读,为诊疗带来从“干眼迷雾”到“精准灯塔”的全新理念。
陈蔚教授指出,TFOS DEWS Ⅲ是全球最权威的干眼医学专业指南,在更新干眼定义及诊疗标准,强调分型诊断和简化流程与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三方面实现了革新突破。在干眼定义演变方面,明确了干眼是症状性疾病,眼表炎症是主要病因。推荐以 OSDI-6调查问卷为筛查第一步,将干眼诊断简化为“症状 + 一种体征”,即OSDI-6总分≥4为干眼诊断截点,同时满足一种体征即可诊断。此外,TFOS DEWS Ⅲ以病因驱动为核心,将干眼亚型细分为泪膜成分、眼睑异常、眼表及附件、相关系统性疾病四种,便于临床精准识别病因。TFOS DEWS Ⅲ还提出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强调从 “症状控制” 转向 “病因根治”,抗炎始终贯穿所有亚型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病因推荐针对性病因治疗。总之,精准抗炎消除病因是打破干眼恶性循环的核心策略。
在抗炎治疗药物方面,TFOS DEWS Ⅲ对糖皮质激素、T细胞免疫调节药及研发中的药物进行介绍。其中,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作为唯一入选 TFOS DEWS Ⅲ的中国抗炎药物,凭借精准抗炎、促进泪液和黏蛋白分泌、纳米微乳制剂、7天起效、长期使用安全等优势,成为干眼治疗的一线选择。
3. 刘祖国教授:CONFIDENCE临床研究,为干眼治疗提供坚实证据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作为0.05%环孢素滴眼液(II)CONFIDENCE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详细解读了该研究的重要成果。
CONFIDENCE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盲IV期研究,旨在评估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中国干眼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研究覆盖全国44家中心,涉及1999例干眼患者,涵盖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视频终端(VDT)相关性、手术相关性及睡眠障碍相关性干眼等多个亚组,主要终点为24周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显示,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安全性与疗效俱佳。
在安全性方面,24周ADR发生率仅7.5%(149例),常见眼部不良反应为眼痛(2.4%)、眼感觉异常(1.8%),且多轻微可耐受;严重不良事件(SAE)总体发生率为2.3%(45例),但经研究者评估均与试验药物无关,无眼部特异性严重不良事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耐受性逐渐提高,治疗24周时,80%以上患者无不适感。48周探索性终点数据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仅7.6%(152例),0.05%环孢素滴眼液(Ⅱ)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在疗效方面,0.05%环孢素滴眼液(Ⅱ)起效迅速,治疗2周即见泪液分泌改善与眼睑炎症缓解。治疗24周后,54%的患者其干眼严重程度实现逆转,与基线相比,眼睛干涩感评分(EDS)较基线下降40%(P<0.0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降低60.9%(P<0.0001),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延长40%(P<0.0001),37.2%的患者FBUT提升>2s(P<0.0001),Schirmer I值提升15%(P<0.0001)。在MGD、VDT相关性、手术相关性及睡眠障碍相关性等各个亚组中,EDS评分均持续下降,显示疗效显著。至48周时,各项指标包括EDS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干眼症状和体征等持续改善13%-27%,显示疗效随疗程延长而持续有效。此外,在功能修复方面,0.05%环孢素滴眼液(Ⅱ)治疗后,患者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稳定性显著增加,泪液分泌功能及泪膜稳定性正常的患者比例持续提升。
刘祖国教授强调,CONFIDENCE研究为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在多种类型干眼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卓越的疗效使其成为临床治疗干眼的一线选择。
4. 袁进教授:再谈手术相关性干眼,构建 “预防-治疗-长期干预” 全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袁进教授结合国内外权威指南与临床实践数据,系统剖析了手术相关性干眼的发生机制、风险危害及规范化诊疗策略,尤其强调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在手术相关性干眼防治中的核心价值,为临床解决这一常见术后问题提供了清晰路径。
袁进教授指出,手术相关性干眼是眼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与手术机械性创伤、围手术期药物损伤及泪液动力学破坏有关,防治需遵循“预防为先、强化治疗、长期干预”的原则。术前需常规评估眼表状态,对在围手术期的特殊人群需重点关注,强调预防是减轻手术相关性干眼最重要的措施;术后按手术相关性干眼的严重程度采用分级治疗:轻度以消除干眼诱因为主,中度加强治疗手段,尽早启动抗炎治疗,重度则延长抗炎药物的使用时间,采取多手段联合治疗。
在干眼抗炎药物的机制与选择方面,环孢素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具有高度特异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抗炎及神经调节双重作用促进天然泪液分泌。在0.05%环孢素治疗干眼的Meta分析中,手术相关性干眼亚组也观察到显著改善眼表疾病指数,显著促进泪液分泌,显著延长泪膜破裂时间2.3秒,显著减少角膜荧光染色,显著增加杯状细胞密度,展现了优异的疗效。
对于手术相关性干眼的诊疗思考,袁进教授指出,需进一步明确干眼的发病机制,例如角膜神经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的关系;需重视手术相关性干眼的预防和治疗;需推行分级治疗观念;在现有人工泪液等初级治疗的基础上,需尽早使用抗炎药物;另外对角膜神经修复治疗模式等,也值得期待。
慕明而来:实战交流拓思路,专家点评促提升
会议第二篇章 “慕明而来” 以病例展示为核心,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晓瑛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陶勇教授的主持下,六位年轻优秀的参赛选手先后登台,结合各自临床实践中的精彩病例,分享各类典型、疑难、罕见或复杂眼病的诊疗思路、过程与心得。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例涵盖罕见病致盲的复明治疗,虹膜炎伴真菌性角膜炎诊疗,手术相关性干眼、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相关性干眼管理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在病例比赛中,各位选手详细阐述了患者病史采集、检查结果分析、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以及疗效随访等环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临床思维能力。随后,九位评审团专家对病例进行精准点评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最新指南共识,对病例涉及的关键诊疗节点进行深度剖析,为选手们梳理了清晰的诊疗逻辑,拓展了临床思路。
精彩纷呈的病例竞演结束后,会议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本次病例分享活动中,各位参赛选手实力强劲、各有千秋,展现出优异的临床及演讲能力。最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段朝野医生荣获 “万众瞩目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群医生、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皮静茹医生荣获 “光彩夺目奖”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徐华医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岳沙利医生、大庆眼科医院隋丹丹医生荣获 “兴明眼亮奖”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岳沙利医生凭借高人气同时斩获 “最佳人气奖” 。颁奖环节由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与特邀点评嘉宾分别为获奖医生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在此次病例分享中的出色表现。现场掌声阵阵,为本次学术交流增添了热烈氛围。此次病例竞演成功落幕并非终点,而是全新征程的起点。据悉,2025 年新赛季顺利启动,更多精彩病例、前沿理念将持续汇聚。
学术交流赋能诊疗进步,0.05%环孢素滴眼液(Ⅱ)点亮干眼希望
此次眼健康病例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干眼诊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更为我国眼健康规范化诊疗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相信在各位眼科专家的持续深耕与协作下,以0.05%环孢素滴眼液(Ⅱ)为代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将进一步普及,我国干眼诊疗水平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更多眼疾患者点亮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