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九届药物创新与投资大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表示:“在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资金有限的背景下,高价值药品难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医保支付目录的创新药价格压得过低又会影响创新。”发展商业保险,构建创新药的多元化支付体系,已成为业内共识。
2024年9月11日,被业内称为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在健康保险方面,明确提出“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形式,推动就医费用快速结算,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这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商业健康保险为医疗创新提供支付支持的要求。
据波士顿咨询(BCG)、中再寿险、镁信健康等3家机构共同编撰的《中国商业健康险创新药支付白皮书(2024)》数据,2023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占比5.3%。若想进一步发挥多元支付价值,成为创新药的主要支付方式,商业健康险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王润东表示,商业健康保险必须和医保进行有效的错位发展。未来,商业医疗险应开发新的模式,确保用户能够获得合理且必须的治疗手段。面对部分先进医疗项目在院内因支付方式改革受限,商业健康险可以逐渐转换为更多覆盖自费部分。
王润东介绍,镁信健康依托强大的医基建、药基建与支付基建的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创新药械资源,甄选医疗服务网络,革新商保支付体验,将“大专家、全球药、一码付”作为新一代健康保险的核心理念,旨在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在药械端,镁信健康基于与全球近百家药企的深度合作,网罗一线原研药械,并建立了先进的药械商保专属供应链,提供商保药械“一站式”运营。在科技与风控领域,镁信健康打造的“一码直付TM”平台提供了就医场景的便捷支付,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用户在该平台服务网络内的医院、药房窗口、尤其是以往保险直付难以覆盖的公立医院内,仅需在线提交医疗费用申请并出示直付二维码,便可享受自在就医;诊疗全程无需客户自行付费,出院后更有专人协助理赔,让医疗赔付更加便捷高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