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运成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 题:上市公司市值与公司治理水平密不可分,提升治理水平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质量意义重大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六个方面十七项重点举措,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中,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意见》部署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实际数字统计显示,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四个重要指标,即股权集中度、董事长学历水平、薪酬水平、股权质押比例这四大指标随着市值规模的变化,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
公司治理水平是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将上市公司按市值规模分为以下五类:①千亿市值以上;②500亿至1000亿;③100亿至500亿;④50亿至100亿;⑤50亿市值以下。对比这五类市值区间的上市公司,其公司治理指标存在明显区分。第一,股权集中度随市值规模从高到低区依次递减。截至9月30日,第一档至第五档市值区间上市公司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分别是68.91%、63.69%、58.49%、56.53%和54.19%,机构平均持股比例分别为63.76%、55.47%、46.72%、34.32%和25.69%,高市值公司大股东、机构持股比例明显更高。
第二,董事长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在高管人数中占比随市值规模从高到低依次递减。五档市值区间分别为70.37%、68.92%、65.83%、55.78%和49.97%。
第三,高管平均年薪也随市值规模从高到低依次递减,分别为121.3万元、88.97万元、61.47万元、43.48万元和34.08万元。
第四,控股股东股权平均累计质押比例随着市值规模从高到低依次增加,分别为20.1%、24.02%、31.96%、40.94%和44.68%。千亿以上市值公司平均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32.92%,而50亿以下市值公司这一指标达56.23%。低市值公司控股股东质押比例更高,担保总额比例则更高,使公司的风险水平大大增加。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的非常重要的抓手。证监会已启动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的专项行动,拟通过公司自查、现场检查、整改提升三个阶段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2020年6月30日前上市的3867家上市公司已全部提交自查报告,专项行动已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专项行动整改,我们期待上市公司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投资者合法权益获得更好保护,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将跨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