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家余俊安对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层次动态进行了详尽解析。他指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迎来关键的转型阶段,由过去的迅猛扩张逐渐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过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虽延续下滑趋势,但跌幅已呈现收窄态势,这不仅是市场自我调整的信号,更折射出行业内部正发生的深远变革。

在剖析当前市场状况时,余俊安强调了房价与成交量之间的背离现象以及市场结构的日益分化。尽管房价环比跌幅有所收窄,表明市场可能正趋于稳定,但二三线城市面临的库存压力依然沉重。他特别指出,开发商当前的主要挑战并非价格波动,而是如何有效回收资金。同时,经历数年的市场调整后,部分城市的房价购买力已显著下降,市场分化趋势愈发明显。

余俊安进一步阐述了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中角色的演变。他指出,房地产曾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今已转变为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房地产投资、销售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反映出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然而,得益于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风险已得到妥善控制,正逐步从经济的“领头羊”转变为“稳定锚”。

在探讨政策方向时,余俊安强调了政策焦点的重大转变。与以往推动房价上涨的政策导向不同,现阶段政策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与应对。例如,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量的增加,标志着“租购并举”政策正加速落地。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正在降低,政策组合拳助力房地产行业实现平稳过渡。这一转变体现了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定位的新认识,即将其从经济增长的单一工具转变为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市场格局,余俊安提出了四大趋势将重塑房地产市场的观点。这些趋势包括城市间的进一步分化、住房供应结构的优化调整、房地产产品价值的重新界定以及租售比的日趋合理。这些结构性变化将共同塑造房地产市场的新面貌。

在长期前景展望中,余俊安预测房地产行业将进入一个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在这一周期内,房地产产业链将完成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点将更多转向产品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一转型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