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省国资委发布首批26个浙江国企“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杭钢集团下属菲达环保(600526)的“特定非标产品的焊接机器人/机械臂”、省冶金研究院的“金属新材料智能设计及开发平台”、紫光环保的“污水厂无人化运维场景”等应用场景成功入选。

人工智能+

据悉,开放场景是浙江国企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国企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聚焦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从需求侧推动场景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落地应用。此次公布的首批26个开放场景,涵盖交通、制造、服务、能源、建筑、金融、新材料、环保等8大重点领域。

特定非标产品的焊接机器人/机械臂

菲达环保“特定非标产品的焊接机器人/机械臂”开放场景围绕环保设备制造厂区内部的离散型大型钢结构件需要大量的人工铆焊操作等问题,拟引进自动化的特定非标产品的焊接机器人/机械臂,解决人工焊接效率低下问题。依托诸暨牌头菲达工业园区、江苏盐城制造基地两大装备制造基地,主要从事除尘器脱硫、输灰、余热锅炉、空预器、烟气换热器、垃圾焚烧等环保设备及钢结构件等产品的制作。

金属新材料智能设计及开发平台

省冶金研究院“金属新材料智能设计及开发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材料基因组工程,是浙江省以开放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平台通过部署高通量计算实验室与工业级大数据平台,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材料信息学及深度神经网络为核心技术,搭建材料生成模型算法,支撑实验数据的高效收集、分析与模型迭代优化。依托产品数据库与大数据模型,可进行智能选材,大幅缩短选材周期,同时集成服役仿真、数据工具箱及检测服务闭环等功能,形成“研发-验证-优化”的完整链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污水厂无人化运维场景

紫光环保“污水厂无人化运维场景”围绕污水处理厂人工巡检面临的高危环境安全风险大、巡检盲区覆盖困难、设备隐患与泄漏点人工识别效率低等痛点问题,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路径规划、云端AI故障诊断模型等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协同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搭建“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智慧水务平台”双轮驱动的污水厂无人化运维场景,预期实现人员安全零风险、巡检效率与覆盖率倍增、降低运维成本等效果。

下一步,杭钢集团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度融入浙江省“人工智能+”开放场景生态,积极与科技企业、知名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展开对接,寻找更多合作契合点,攻克技术难题,构建开放协同生态,厚植“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沃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