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莉 董艳 张凤强 记者 经淼

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金融纠纷也随之攀升。为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将“调解”置于前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阜新监管分局积极推动,指导成立阜新市新桥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以“控源头、防苗头、解民忧”为主线,打造“调解+普法”工作新模式,开辟纠纷化解新渠道。

专业调解


(资料图片)

“原本以为解决无望,没想到调解中心几天就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在调解中心大厅,刚结束调解的马先生长舒一口气。许多年前,马先生、宋女士和王女士三人在某人身险公司各投保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近期因产品收益未达预期,三人相继提出全额退保要求,与保险公司多次沟通无果,甚至发生争执,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向调解中心申请调解。

接到诉求后,调解中心迅速启动调解程序。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通过调阅合同、缴费记录、销售记录等关键材料,梳理出核心争议点,采取“情+理+法”结合方式,安抚当事人情绪,解释合同条款。经过三轮调解最终促成和解,退保手续迅速完成。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化解了困扰已久的矛盾,一面印有“公正调解暖人心、专业服务显担当”的锦旗被送至调解中心,点赞其高效专业化解金融纠纷的“暖心作为”。

“金融纠纷往往涉及专业术语和复杂信息,普通消费者很难理清头绪。”调解中心主任介绍,“中心现有6名专职调解员,均来自辖内金融机构,具有丰富消保实践经验,能准确把握争议焦点。针对复杂案件,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将复杂纠纷从专业角度变得简单化。为提升业务水平,中心每周组织业务培训和案例研讨。”他还强调:“中心现已组建律师团队,聘任经验丰富的公益律师,为中心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为阜新辖内金融消费者保驾护航。”

统筹协调

在调解中心,经常能够看到调解员们忙碌而专注的身影。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调解中心创新‘线上’调解模式,当事人借助手机等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调解流程,这一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显著缩短了业务处理时长,真正实现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调解中心并非“单打独斗”。中心已与辖内49家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协调对接机制,实现纠纷化解无缝衔接。日常以走访调研方式与金融机构双向分享近期易发多发金融纠纷,立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自揭牌以来,阜新市新桥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已在短时间内调解纠纷50余件,涉及信贷审批、协商还款、车辆保险理赔及人身险退保等事项,基于耐心、专业服务,调解成功率达90%,推动阜新地区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实现新突破。

普法宣教

“很多纠纷源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在调解过程中一直在为当事人讲解其中法律知识和金融常识,希望通过调解让当事人真正懂法用法。”中心调解员介绍。该中心积极将普法宣传纳入日常调解工作之中,借助调解员贴近消费者优势,立足调解案件,讲法理、读政策,以个案调解带动普法宣传,形成“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从源头上提升消费者金融及法律素养。

针对易发金融纠纷类型,该中心定期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其中。按照阜新金融监管分局统一部署,加大与阜新市保险行业协会、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的联动协作,推动金融法律知识纳入宣传教育体系,让法治教育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调解中心的设立不单是为了解决个案,更是要成为普及法律知识的平台。通过搭建多层次普法体系,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双提升,为优化辖内金融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