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科技(002006)11月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1月5日接受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一、公司的历史沿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答:公司始创于1992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公司完成再融资发行上市工作,募集资金总额9.43亿元,总股本由455,160,000股增加至519,793,440股。公司具有多年的装备制造历史,一直致力于成为国内高端专用装备技术的引领者与产业升级的推动者。近年来,公司以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及先进复合新材料为核心业务,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的发展模式,加速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问:二、公司碳纤维全产业链业务发展情况

答:公司碳纤维装备制造领域业务始于2013年,目前在构建完成全链高端装备(原丝装备、碳纤维装备、复材装备)布局基础上,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的发展战略,在材料、复材端领域加速布局。在设备领域上,公司第一条原丝生产线基本安装完毕并进入整机调试阶段,原丝线的研制成功,有望实现原丝成本的显著下降。碳化线在全面实现国产化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领与创新对碳化线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目前碳化线单台的最大产能已由原先的3000吨提升至5000吨,且有效降低吨能耗指标;同时,公司持续攻坚,研究突破传统的新加热技术,首台0.4m宽幅微波预氧化加热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复材装备在碳纤维热塑、铺丝、缠绕、编织、模压设备等研发上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产品进入投产阶段;上述设备的研制开发,可使复材制品的生产由传统手工作业转变为自动化作业,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并显著降本。 在复材能力建设方面上,公司在绍兴和武汉分别成立了复合材料公司,绍兴本部已完成复合材料工厂基础能力建设,具备预浸料生产-材料测试-产品设计-制品生产的能力;公司投资参股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德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布局石墨烯基碳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等领域;公司先后投资参股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航空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大力发展空天(低空)经济产业;另外,公司与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就“联合建设航空复材维修能力”进行了合作签约,加速构建“复材研发、制造、检测、维护、维修”全链能力,深度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确保公司行业龙头地位,赋能碳纤维行业快速发展。

问:三、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答: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13.43亿元(不含税,下同),同比增长13.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98.18%,收入相对平稳,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公司碳纤维装备销售增长而盈利同比增长较快所致。

问:四、公司原丝装备项目进展情况?

答:公司以全资子公司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原丝装备生产线的试验基地和示范基地,正全力推进高性能纤维项目的投资建设。目前,首台套原丝生产线正在开展整机调试工作,争取尽快启动试生产。原丝生产线的研制成功,有望实现高品质原丝成本的显著下降,将对公司碳纤维全链高端装备的市场需求拓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问:五、公司碳化线规格和售价?

答:目前,公司碳纤维生产线覆盖大小束丝碳纤维的生产,生产线有效宽幅为0.4米—4米,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1K—50K各种宽幅碳纤维生产线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可满足用户生产T400/T700/T800/T1000/T1100等高性能碳纤维的不同需要。碳纤维生产线的售价主要根据客户的配置定价,宽幅3米的标准线配置售价为1.60亿元至2亿元(含税),可年产碳纤维3,000吨以上。

问:六、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的最新进展?

答: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在第一代单关节(髋关节)外骨骼机器人研发的基础上,迭代和优化升级的第二代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已完成测试和定型,目前正在推进量产。公司还在持续推动多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研发项目的进展,目前正在进行第一台样机的研制工作,以在未来形成机器人产品的多品种、系列化、产业化的研发目标;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