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CCE 2025)即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展会以“可持续发展与智能制造”为主题,共吸引全球852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展会同期还将举办高层论坛、技术讲座、新闻发布会、技术培训及国际洽谈会等近百场专业活动,集中展示复合材料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中的前沿成果与应用实践。

材料体系日趋完善,智能装备占比显著提升

纤维与树脂材料企业全面参展,覆盖玻纤、碳纤、芳纶纤维、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PBO纤维、LCP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及天然纤维等多个品类;树脂板块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等热固性树脂,以及PP、PA、PPS、PPA、PAEK、PEEK等热塑性树脂。

工艺设备类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占比接近展商总量的40%,凸显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除手糊、喷射、拉挤、缠绕、模压、灌注、热压罐、RTM、LFT-D等传统工艺持续优化外,铺丝、铺带、铺缠一体、3D打印等新工艺也实现重要突破。人工智能、仿真设计、数字孪生、云技术等赋能复材装备升级,集成加工中心、精密数控机床、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全自动铺缠一体设备、喷水超声波检测设备等集中展示。

图片1.png

国产高端装备与软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自动铺丝编程软件(MTI AFPS)打破国外禁运,已配套25台国产铺丝设备交付使用,成功应用于C型梁、无人机垂尾等航空结构件制造;上海科岱航飞和武汉艾思博科技作为国产铺丝铺带装备领域的新锐企业,将双双现场亮相。

光量信息的3D激光投影视觉定位系统实现20米远距、±0.2mm精度的动态铺层定位,应用于风电叶片与航空航天制造;北京优材百慕的第Ⅲ代多通道纤维缠绕机将航天发动机壳体缠绕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2分钟,效率提升近8倍。

数字科技引领产线全面智能升级

精工科技将展示从缠绕、收丝、铺丝、拉挤、编织、高温复材沉积、3D打印等碳纤维全产业链系列装备;世赫集团将带来包含自动配料、分散搅拌、压料、清洗以及拉缸自动行走等系统的全自动胶粘剂生产线;

同辰科技将展示涵盖超声波检测仪器与装备、视觉检测技术与装备在内的从内部缺陷到外观检测的全流程智能化能力;复材设备工程研究所将介绍国内首条基本实现全流程数智化生产的自动化复合材料无人机生产线;新创碳谷将首次发布航空长桁全自动热模压预成型生产线。

在馆内数智化集成装备的展示过程中,观众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仿真设计、AI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对复材行业带来的革命性冲击。

多领域创新应用集中亮相,绿色材料与循环技术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成为复合材料应用新赛道。安徽梦克斯航空的全复合材料火箭整流罩与防热大底采用共胶接一体成型技术,减重10%,已配套多次商业发射;安泰复材首度亮相,带来大型货运无人机中机身一体成型壁板、结构功能一体化油箱内蒙皮、八舱段一体化机身三件重磅产品;艾思博科技的CF/PEEK连续纤维热塑耐压舱适用于1500米深海潜航器;

IV型储氢瓶商业化进程加速,轨交领域展示全碳纤维地铁列车大型构件,光伏与汽车板块分别呈现多尺寸边框组件和多材料电池解决方案,自加热蒙烯复合材料输油管道也在创新展区亮相。

上纬新材展示EzCiclo可回收环氧树脂系统,回收再利用率超95%,应用于光伏面板与雷达罩;南通复源展示回收碳纤维在汽车部件中的规模应用,成本降低20%;瑞士Freshape全球首发HiWood木纤维增强材料,获50余家国际品牌青睐;山东蓝科新材料推出超薄氧化铝纤维和PBO纤维预浸料,厚度低于0.04mm;东丽公司展示用生物质循环碳纤维生产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惠柏新材也隆重推出了EPOXLCETM可降解回收环氧树脂。

中材科技推出112米碳玻混编叶片,适配10MW级风机。株洲时代新材展出可化学降解回收的TMT86A叶片,材料回收率95%。律通复合材料与江苏澳盛分别推出超薄电池包上盖和PU发泡碳纤维尾翼,应用于多款量产车型。

北京国科聚智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化学溶解法回收技术,实现树脂低温解聚与纤维回收,性持率超90%,首条千吨级生产线已投产。中石化上海石化推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应用于131米陆上风电叶片。

第十届“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以风电叶片连接设计为主题,吸引38支高校队伍参赛。“生物基复合材料创新应用”论坛聚焦天然纤维与生物基树脂的最新成果。

精彩活动荟聚 全产业链共襄复材行业盛举

此外,展会现场将呈现更多丰富的活动。第二十一届CCE-JEC 创新产品评选活动共有63家企业的70件创新产品同场角逐,参评企业数量同比提升20%以上;第九届“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创新应用与发展”高层论坛汇聚中国商飞、中车长客、吉利汽车、广州赛奥和中复神鹰高层嘉宾,探讨航空、轨交、汽车、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新动向;第七届复合材料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筋成型操作”为主题,现场比拼操作技能。

2025中韩复合材料行业1对1企业洽谈会二度揭幕,吸引20家韩国企业和40家中国企业参与,“2025 中韩国际碳产业交流研讨会”全新亮相,推动复材企业国际合作迈上发展新台阶。首次举办的先进复材体育装备展示区,将有14家企业的60件先进体育装备产品亮相,观众有机会参与近距离互动体验。三天展期内,还将举办22场技术讲座和5场新闻发布会,吸引众多国家级媒体和复材专业媒体现场报到,向世界展示复合材料的独特魅力。

中国国际复材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展览会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乃至世界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复合材料产业正在不断通过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展会如同一幅微缩的产业全景图,清晰勾勒出中国复合材料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一条以“智造”为引擎、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已然成型。从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到高端装备的国产突破,从部件的大型化与可回收到新赛道的轻量化应用,产业链上下游正以协同创新之力,打破边界、融合共生。未来,复合材料不再仅是传统工业的“替代之材”,更将成为低空经济、深海探索、清洁能源和数字世界等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之材”,持续赋能中国制造迈向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新未来。

图片2.png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