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小农户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面,占农村经营主体的98%。然而,小农户面临"低议价能力、高购买成本"、"资金压力大、技术应用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弱"等诸多痛点,导致"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和农信通过多年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小农户需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
构建全渠道服务网络,实现乡村最后一百米触达
中和农信深知农户居住分散、数字化程度偏低、更依赖于传统熟人社会的服务场景特点,因此打造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末,中和农信服务已经覆盖23省(自治区、直辖市)550多个县域,触达超过10万个乡村。中和农信秉持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的使命,建立起直达乡村的线下服务网络和领先的数智化服务能力,以技术驱动的综合性产品和服务,助力农村小微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和农信通过"毛细血管式"的服务网络,搭建村级合作伙伴体系,培育了5800多名一站式农服站长,累计服务耕地超过220万亩。这些站长来自当地农村,熟悉当地情况,善于沟通,能够将作物全生育期的多环节技术咨询和托管服务真正落地,解决了技术细节落实难、成本高的问题。
打造"专业、高效、贴心"的综合农业服务
针对小农户面临的各种痛点问题,中和农信以数字技术和农业技术"双轮"驱动,整合农业产业各项优势资源,搭建全产业链农业服务体系,服务特点体现为"专业、高效、贴心"三个方面:
1.专业:农业技术方案与服务
技术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综合效益提高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中和农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中和农信的种植专家团队通过严格、科学的调研与试验,结合当前的种植技术与实际种植情况,开发出作物全生育期技术方案及服务产品,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帮助农户实现便利增收。同时,中和农信也积极和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合作,不断强化自身技术能力。
2.高效:数字支撑的农服科技平台
服务小农户,效率是关键。中和农信将数据与信息化工具内化为生产要素,改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和绿色转型。公司专门开发了移动App,结合电子地图,帮助一站式农服站长实现乡村级地块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农技专家也实现了"云端作业",通过"线上问诊"进行作业指导。此外,中和农信还自建高标准智慧农业服务管理系统、供应链ERP系统、智慧拼车物流系统等,数字赋能业务成效显著。
3.贴心:"近邻式"信赖和"保姆式"服务
"在客户身边,陪伴式服务"一直是中和农信的服务特色。一站式农服站长作为连接器与放大器,将作物全生育期的多环节技术咨询和托管服务真正落地,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依照科学技术方案实施,降低了小农户因学历、认知水平和劳动能力等对新技术应用推广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了对小农户赋能。
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小农户综合需求
中和农信认识到,小农户需要的不仅是单一服务,而是包括金融、生产、风险保障等多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1.小额信贷,解决"用钱难"问题
中和农信瞄准农村小微客户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坚持"小额分散"原则,强调产品的"低门槛"、包容性,同时注重客户保护,避免客户过度负债。在产品设计方面,中和农信侧重于考察农户的未来现金流量及还款意愿,采用多种灵活还款方式,有效减轻农户还款压力;同时结合农村客群和自身业务特点,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和实地调查,建立起了高效的线上+线下风控体系。
2.农资集采直销,降低采购成本
中和农信与优质农资供应商、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服务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优质、绿色产品供应平台,同时链通既有金融等资源,以集采统销,提前锁价,金融赋能的方式,缓解传统农资供应层层加价、价高物不优的问题,助力农户降本增效。目前其农资产品类型已覆盖种苗、化肥、饲料、农药、农机具等主流品类。
3.提供风险保障,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中和农信的贷款客户中,不乏客户因遭遇意外、疾病导致贷款逾期的现象,也有客户在丰收的情况下因市场变化而陷入经营困难。近年来,中和农信开始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贷款客户免费提供小额意外险,帮助农户抵抗风险并以此降低贷款风险。随着农户需求的不断发展,又增加了医疗险等方便快捷的小额保险服务。
通过以上综合服务体系,中和农信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截至2024年末,平台累计交易客户数近480万名,其中约310万名客户使用过农村普惠信贷服务,约300万名客户使用过农业生产服务或农村生活服务;2024年当年,平台交易客户数超过130万。2024年与中和农信有业务往来的2390位被访者中,有超过92%的受访者对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约94%的受访者愿意再次选择中和农信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