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与安徽中安华力建设集团联手打造的安庆路第三小学荷塘路校区项目通过验收。作为合肥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样板工程”,其核心教学楼和实验楼采用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造体系(MiC),标志着合肥教育版图迎来科技力MAX的新成员,更以硬核科技实力刷新了城市建造的“合肥速度”。

图片1.jpg

安庆路第三小学项目是庐阳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缓解学位供需矛盾的重要民生工程。学校总建筑面积逾3万平方米,囊括4栋建筑单体——2栋36班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及完备配套设施,可容纳1620名学生。

项目核心突破在于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建造体系(MiC)的成功应用。两栋教学楼及实验楼共计采用209个高度集成的混凝土模块单元。项目经理李程介绍:“每个模块在智能工厂内即完成了结构主体、管线敷设、内部装修等全流程集成,运抵工地后高效精准吊装。整体建设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了60%,现场建筑垃圾也减少了80%。”

工厂化精密预制不仅极大缩短工期,更从本质上保障了卓越品质。混凝土模块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技术,使教室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达到国标最高等级8级;匠心独运的层间20厘米隔声空腔设计,令分户墙隔声值达57分贝,较传统住宅提升80%,为师生营造出极致宁静的教学空间。

安庆路第三小学项目作为合肥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示范工程,凭借颠覆性创新模式与标杆级示范效应,已荣膺“2024年度安徽省有影响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称号。此次与安徽本土龙头中安华力的战略携手,不仅是中建海龙MiC体系首次对外技术赋能输出,更成功跑通了“前沿技术方案+本地高效执行”的创新合作模式。

项目中,中建海龙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蕴,主导了模块化创新设计、工厂精密预制及全流程数字化智慧管理;中安华力则充分发挥属地优势,保障现场施工的精准高效。这种“中建海龙核心科技力+中安华力本地执行力”的黄金组合,为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区域市场的成功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典范。

作为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坚定探索者,中建海龙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重塑建造方式。安庆路第三小学荷塘路校区的落成,不仅将显著提升区域教育承载力,为“就近入好学”提供优质解决方案,更是中建海龙以自主研发的混凝土MiC硬核科技,深度参与合肥城市建设、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