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相关资料图)
中国证券报
•对今年市场持乐观看法 知名基金经理钟爱三大板块
3月30日,管理规模超800亿元的基金经理张坤代表产品——易方达蓝筹精选披露2022年年报,再加上之前已披露年报情况,张坤、刘彦春、刘格菘、冯明远等知名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浮出水面。年报显示,知名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出现分化,抱团特征有所淡化;锂电、酒类、能源三大板块个股受欢迎程度较高。展望2023年,多位基金经理表达了对市场行情的乐观看法。
•五大险企去年总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2022年,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险企总资产规模全部实现正增长。五家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5725.49亿元。共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6.93亿元,同比下降19.11%。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保险行业面临负债端、资产端“两端承压”。2023年,随着多种利好因素集聚,多家险企高管表达了对寿险等业务回暖的期待,同时也看好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
•掘金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 440只个股获券商推荐买入评级
最近一周(3月24日至3月30日)券商共给予440家A股上市公司“买入”“推荐”或“强烈推荐”评级。从行业分布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风格标的更受青睐;从基本面状况看,前述440家公司中有269家已披露2022年年报,其中超六成公司的2022年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上海证券报
•锂价大起大落的忧虑:锂电产业链洗牌或难以避免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南昌)锂业大会暨第八届锂资源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面对锂电产业链“遇冷”的现状,与会专家认为,锂电产业链或迎来新一轮洗牌和重塑。展望未来,锂电赛道仍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全产业链要努力畅通锂电产业国内大循环。
•超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推动基建投资稳步回升
梳理发现,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超万亿元,约占全年限额的三成。专家表示,今年专项债发行使用以早发快用、加力提效作为重点,预计二季度发行进度在一季度基础上会进一步加快。随着专项债发力,基建投资有望出现稳步回升态势,从而对全年经济持续向好起到支撑作用。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披露年报 高仓位运行 投资组合频现新面孔
基金2022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傅鹏博、张坤、刘格菘等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年报陆续披露。整体来看,上述基金经理布局较为长线,虽然持股偏好有所不同,但相似的是,去年全年基金均保持高仓位、高持股集中度运行,同时,投资组合中也出现较多新面孔。展望后市,明星基金经理相对较为乐观,后续重点寻找具有较强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证券时报
•库存调整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存储行业复苏预期走强
经历近一年的半导体周期性回调,无论是产业界还是资本市场,近期对存储行业复苏信心正在逐步重建。3月30日,A股半导体板块再度拉升,存储公司纷纷涨停。多家存储行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存储市场整体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但部分细分市场和产品品类有望率先回暖,并密切关注定制化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
•25亿元公司债项目13家承销商“分羹” 债券承销越来越“内卷”
债券承销业务竞争激烈,一直以来是不争的事实。近期,河南省一名主体评级为AAA级的国资背景发行人,其发行的25亿元规模公司债项目,有多达13家承销商“分羹”。业内人士表示,冲业务规模的导向让券商陷入无尽内卷,除了打“价格战”,券商还会通过联席承销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业内排名。
•贵州茅台全年豪赚627亿
3月30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75.54亿元,同比增长16.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27.16亿元,同比增长19.55%。公司上线运行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截至2022年末,注册用户超3000万,实现销售收入118.83亿元。
证券日报
•港交所主板新规今日生效 特专科技公司可提交申请
3月31日,港交所主板新规正式生效,即在《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特专科技公司”一个章节(业界称为18C制度),特专科技公司即日起可提交正式申请。18C制度拓宽了高增长特专科技企业在港上市的途径,助力其在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并将进一步提高港交所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证监会年内已开出46张罚单:信披违法数量居首 内幕交易“窝案”增多
据证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开出46张罚单(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罚没1.81亿元。据梳理,上述罚单中,涉及信披违法罚单25张,位居首位;内幕交易罚单13张,“窝案”增多;涉及非法荐股罚单2张。此外,操纵市场、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炒股、出借证券账户、超比例持股未披露以及限制期买卖等罚单亦出现。
•三大航去年合计亏损超千亿元 业界认为2023年扭亏有望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三大航共计亏损1086.67亿元。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表示,今年已有多个迹象显示民航业正在快速回暖,预计2023年业绩整体扭亏有望。綦琦认为,按照当下的趋势来看,未来的“五一”以及暑运情况乐观,为了迎战民航高峰,各个航司也正在加强运力供应,具体盈利水平则要看未来票价波动情况。但整体来看,扭亏为大概率事件。
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