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运成
新华财经北京3月9日电题:“双碳”背景下我国第二产业上市公司正在加快向高端绿色发展方向转型
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21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2.7万亿元增长至45.1万亿元,而这十一年间第二产业占GDP总量比例分别为46.5%、45.4%、44.2%、43.1%、40.8%、39.6%、39.9%、39.7%、38.6%、37.8%、39.4%。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第二产业占GDP比例有所增加。
截至2022年3月1日,根据证监会行业分布,所属第二产业上市公司数量3397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71.56%;总市值62.04万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4.85%。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分布情况为:①第一类公司(市值在1000亿以上)106家,总市值达25.43万亿元;②第二类公司(市值在500~1000亿)103家,总市值达6.99万亿元;③第三类公司(市值在100~500亿)892家,总市值达19.17万亿元;④第四类公司(市值在50~100亿)854家,总市值达5.99万亿元;⑤第五类公司(市值在50亿以下)1441家,总市值达4.46万亿元。从细分行业看,第二产业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共有3081家,占第二产业90.7%;总市值达52.8万亿元,占第二产业85.1%。
从地区分布看,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分布最多的前五个省市分别为广东559家(9.57万亿元)、浙江486家(6.11万亿元)、江苏461家(4.99万亿元)、上海226家(3.93万亿元)、山东218家(3.52万亿元),合计数量共1950家,占第二产业上市公司总数量和总市值比例分别为57.4%,45.33%。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发达的沿海省市。
从净利润看,2020年报显示,第二产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1.8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比增长17.79%。细分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前五分别是:有色金属169.59%(520.0亿元)、基础化工127.94%(929.1亿元)、国防军工64.05%(258.4亿元)、电力设备62.39%(915.9亿元)、电子54.98%(1021.1亿元)。在工业产业中,钢铁,化工和电解铝等传统产业的碳排放相对较高,在“双碳”目标作为硬约束形势下,需要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第二产业上市公司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石。“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向高端绿色发展转型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在新一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第二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正在大幅提升,高端发展态势已逐步显现,绿色发展水平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