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化中外青少年跨文化交流,增进中外青少年互相了解、深化友谊纽带,“中外交流小使者”活动在北京开启。此外,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艺术周、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等活动也先后在各地开展,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青少年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热潮。
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指出,中国日渐走向世界,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因此,培养青少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格局,对中国未来开放、国际交往、融入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其中,掌握英语是青少年跨文化交流的核心能力之一。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称,11月15日,地球人口步入“80亿时代”。而据英国文化协会此前统计,全球约有15亿英语学习者,其中7.5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3.7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不仅是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个人优势。
很多家长从孩子幼时就开始重视英语教育,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而是将其视为孩子增长学识、领略不同文化的工具。
想要利用好英语这一工具,首先要学好英语。掌握一门语言需要通过听,说,读,写,译的系统训练,学习英语亦是如此。而海量阅读等输入环节对于孩子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海量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还能累积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是提升孩子英语综合能力、掌握英语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美国语言学家、南加州大学荣誉教授斯蒂芬·克拉申在他著作《阅读的力量》中提出了一种阅读方法叫“自由自主阅读法”。克拉申提倡开展自由自在的阅读方式,让孩子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因为这是可以让孩子着迷的阅读方式”。自由自主阅读法的核心是让孩子能够在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对阅读的体验着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说: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兴趣,其实就是人的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以兴趣激发孩子阅读,促使其不断学习。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世界,可以减少英语学习的枯燥乏味之感,除此之外通过广泛、大量的英语阅读,孩子也可以从中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正如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洪敏所说:英语,不是一门学科,只是一个工具。英语已经不再只是求学升学的门槛,而是了解世界、增长学识的工具。仅仅掌握英语的读、写仍然不够,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英语笔试分数极高,但在与外国友人沟通时却“无语凝噎”的情况。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掌握跨文化、跨国别交际交流的能力,是让英语成为了解世界的工具。
黑龙江大学副教授、跨文化交际教研室主任梁月倩表示,青少年不仅是掌握一门或几门语言技能,在语言文字上能够简单对译就算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技巧,才能有力推进文化传播。“年青一代作为有理想、有独立思考力的个体,若能立足现实,用热爱的态度讲事、讲人、讲情感,用饱含自豪的语言表达,就会让对方感知理解中国人的话语和活动,感受到中国人当下的社会生活,如此也就是恰当地运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来,我也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遇事永不言败,坚信总有一天,我也可以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近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优酷等平台热播的国内首档英语类少儿成长纪实节目“第二届iEnglish风采秀总决选”上,林鑫小朋友用激情饱满的状态讲述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让在场的成长见证官和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他对于钱学森的敬佩以及对航天的热爱。
林鑫在接受采访时说,钱学森的故事就是他在使用iEnglish进行阅读时了解到的,以此为起点迸发出强烈的兴趣,并且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像钱爷爷一样,为祖国贡献力量。在林鑫小朋友身上,英语不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成为了丰富学识、树立理想的工具。在采访过程中他还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利用iEnglish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阅读,目前已经坚持1000多天了,iEnglish中有海量的故事可以让自己了解到更多关于航天的知识,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不断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新形势下,在海量输入之外,还应当提供多种方式为青少年提供英语输出的场景和渠道,以培养青少年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综合能力。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孩子家长表示,孩子每天使用iEnglish进行输入和输出,不仅可以开拓视野、激发兴趣,还提供了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互动机会,只有做到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英语学习才能真正转化为综合交流能力,以及认识世界、实现梦想的桥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