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效率


(相关资料图)

首钢股份逆势精进的钢铁“密码”

202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首钢股份(000959)坚定扛起主业责任,做强做优主营业务和主导产品,坚持“一引领两融合”,用极致效率对冲市场风险,用更多付出跑赢市场,不断推进降本、提质、增效,为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技术创新蓄势赋能

深入践行“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核心战略。从单一模式创新成果的“引燃点”到解决制约生产效率瓶颈卡点的“共熔点”,首钢股份聚焦高效制造系统提升,强化创新攻坚发力,擦亮了首钢名片,成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强劲引擎。

稳中求进、进中求快,以快蓄势、以快寻机是企业追求极致效率破难前行、克变制胜的重要准则。今年以来,各工序产线效率51次破历史纪录。

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写在产线上。“炼铁是钢铁生产的上游,高炉的稳定、高水平发挥产能和效率决定着全局发展走势。”炼铁作业部高炉作业区首席作业长贾新说,“我们通过应用‘高顶压、高富氧、大矿批’技术,高比例球团矿冶炼,实施原燃料精细化管控,实现了高效冶炼目标,全焦消耗连续刷新历史纪录,利用系数、焦炭负荷均创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炼钢工序持续推进极致效率生产常态化,连续18个月保持四座转炉生产常态化,日产最高达132炉。热轧通过优化轧制计划,两线轧制间隔、换辊时间同比缩短,从周期换辊向状态换辊转变。首钢冷轧以技术攻关破解板形难题,产线效率持续提升,创历史最好水平。首钢智新二十辊轧机对标引入地操换辊技术,满速轧制效率不断提升,实现单卷轧制节省23分钟,大幅突破设计产能,六机架轧机通过工艺改造实现产能释放,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平均轧制速度同比均大幅提升,一系列技术革新为高效制造注入强劲动能。

首钢股份以技术创新推动实现极致效率的追求,已然成为全体职工心中的执念,成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矢志争先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

管理创新协同提效

首钢股份从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到因地制宜的管理布局,以全流程协同打破生产、衔接关键壁垒,以结构优化强化效益支撑,深化“基础管控,稳中提效”,推动全流程生产效率实现突破性提升,有效对冲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流程生产组织好比一场精密的接力赛,各道工序就是赛道上的参赛选手。每名选手既要全力以赴跑出自身最佳状态,还要在接力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才能让整体效能实现最大化。反之,任何一个环节掉队,都会让全局成绩大打折扣。”制造部徐伟表示。

界面协同是撬动极致效率的关键。铁钢界面纵深挖潜,保证两工序步调一致、同频共振,打造极致效率。通过打通铁钢界面的“连心桥”,出铁、运输、倒罐,从高炉到转炉,统筹铁、钢、运输各工序,打赢铁水温降攻关协同战,成功实现铁水温控“破八进七”,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钢轧界面纵深推进大集批生产,热装热送比例完成72%,再创历史新高。

产品结构优化对效益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以来,首钢股份持续优化迁顺工序间资源配置,实现结构增效。其中,高附加值产品产量较上年稳步提升,酸洗产品、先进高强钢同比保持增长。冷系产品在整体产品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高效性进一步凸显。满足供应链降碳需求,营销中心成立绿色低碳产品推进组,强化首钢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完成汽车板低碳产品价格体系设计,与一汽大众签署绿钢协议,实现订单转化。

强化全局管控,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抓住141项降本增效重点任务,提产降耗调结构,打赢一系列降本攻坚战。针对降低铁成本精准施策,实现了铁成本大幅缩减。抓住“金属收得率”“板卷成材率”“现货损失率”三个“牛鼻子”,降低全流程金属损失,实施65项关键改进措施,超计划完成降本任务。固体二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因地制宜”科学配吃,创效显著。全力推进采购降本工作,明确全年采购降本任务,持续攻关实现技术降本。推进“精益+降本”系列方法应用,建立“日跟踪、周评价、月总结”的动态管理工作制度,落实成本日核算专项工作,统筹推进各单位实现从“事后核算”到“实时管控”的转型,降本增效的底气更足、干劲更足。

今年以来,首钢股份全流程产品制造周期同比大幅降低,通过锚定标杆企业持续开展指标对标和管理对标,100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有力支撑“三个跑赢”“双百工程”对标缩差,企业发展更具质量、更具效益、更具价值。

数智赋能登高稳局

着力锻造“数智”长板,加快打通制约效率效益提升的堵点卡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钢股份以数智赋能引领产业升级,深度应用5G、大数据、AI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等工业4.0先进技术,与优势产线和优势产品充分融合,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赢得先机、掌握主动。

让数据说话,把事后分析变成事前预测和事中管控。通过应用大数据、知识图谱和AI等先进技术,首钢冷轧成功开发重卷大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排产痛点难点,决策模式由“人工集中排产”升级为“系统智能实时响应”,单卷分配时间大幅缩短,作业效率显著提升。首钢智新持续推进AI人脸识别实名制轧钢,激发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效率效益双提升。今年以来,首钢股份依托“钢铁+AI场景”应用,让“顺风耳”和“千里眼”将信号迅速、精准、高效地传回“大脑”,高端产品交货量增加。

强化市场快速反应,因市而谋,应市而动。“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唯一评价标准。”形成以营销中心为核心,钢铁基地和加工中心组合的集中统一、快速响应、运行高效的营销网络。99%订单达到秒级合同处理,整体合同兑现率达到96%以上,物流轨迹可视化……首钢股份聚焦供应链薄弱环节,依托数智创新推动首钢优质产品、优势服务与下游高端需求精准对接,一项项拓展应用场景的成果“掷地有声”。

从“我们找客户”到“客户找我们”。为客户提供了最精准的服务,搭建智慧营销平台,与中集、美的、宝马等20余家重点客户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客户超过2000家,高端领先产品销量同比提高。为客户量身打造需求预测模型、供应链环节断料预警模型,考虑在客户前面,服务在客户身边。开创性建设多模式委托加工模型,打通客户高效服务“最后一公里”。

良性循环的供应链生态圈,与电商、核心企业、上下游客商链接更加规范、更有活力。集采管理业务应用数据中台,覆盖供应商4600家,备件采购周期大幅缩减,采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即需即采、快速交易”。打造丰富的首钢“资源池”,依托“战略合作+电商直连”共享机制,商城累计上架商品47万条,交易规模实现突破……从传统采购、销售模式到创新型商业模式,让商户和客户体验更便利、感受更周到,服务更具温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2025年,首钢股份发展历经不凡,足显非凡。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韧劲,以“察势者明,驭势者胜”的主动作为,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红海”市场中,锻造了以“极致效率”为核心的钢铁“密码”。前路漫漫,尽管仍有诸多不确定性,首钢股份仍将继续抢占极致效率的制高点,乘风破浪,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乘势而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