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坚定脚下路,走好未来路。”是天力锂能(301152)董事长对每位天力人的要求与希冀。每位天力职工都应立足当下、回望过去、放眼未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携手公司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即日起公众号将以“每一步都值得”为主题,聚焦天力锂能的榜样职工故事。


(资料图)

在实验数据中锚定创新方向

徐亚楠自己工作内容的描述是”用数据在研发和生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21年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校招加入天力锂能三元事业部,今年已经是在她在三元材料研发中心工作的第四个年头。

上午通常是徐亚楠的“数据时间”,她会把屏幕上的实验数据一一拆解分析,在细微的数据变动中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将需要优化的方案和需要调整的工艺流程形成工作清单,“这种在数字里找答案的过程,像是在迷宫里找出口一样。”也许是理科生对数字的敏感和喜爱,徐亚楠对分析数据的过程乐在其中。

从数据到实战的转换

在对数据分析完成得到优化改进方案后,徐亚楠就需要切换到“行动模式”,走入车间跟进试产,“窑炉的实时温度和操作工的过程反馈,都是珍贵的一手数据。”

徐亚楠的爱人冯明辉和她同在研发部门,同为研发技术员的两人因工作结缘,“虽然我们都在忙着不同的研发项目,但也会抽出时间互相帮忙,在这个过程中会给对方一些新的灵感。“两人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专属于“夫妻档”的职业默契,家里的餐桌也常常变成“研讨会现场”,让数据分析多了一层特殊支撑,也常常能碰撞出不同的新思路。

打通研发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对数据的敏感之外,徐亚楠把在生产现场找答案的能力当作遇到难题时的指路明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无法推动的时候,需要多多去现场,换个思路,跳出常规往往能找到改善的方法。”在产品开发阶段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徐亚楠会深入生产现场,然后沉下心来翻阅大量专利、文献及各类相关公众号的文章内容,从过往的经验中找答案,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

随着接触的项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每次在研发项目量产导入的跨部门协调会上和各部门解释技术细节,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以及在车间和产线“对话”的过程,都愈发让徐亚楠明白,好的研发成果既要经得起数据检验,也要在产线落地,在市场生根。

再微小的突破也是成长的印记

“有人说研发工作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但对我来说带着创新欲的日常和每位天力前辈的经验,给每一步探索都装上了指示灯。”徐亚楠把工作中每一次微小的突破和提升都看作值得庆祝的成长印记,每个跟数据较真、在车间流汗的时刻,都是从青涩的校招生到一名成熟的研发技术员成长道路上的坚实脚印。

徐亚楠和研发中心的每位成员共同构建了天力锂能的产品底气,带着 “敢把常规当跳板” 的闯劲,在创新这条路上,用一步步突破和提升,践行“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方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