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叶晓珺)“温州鞋王”疫苗梦碎?近日,一则“康华生物(300841)的转让”公告引起了众多关注。公告显示,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股东康悦齐明,拟向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万可欣生物”)转让股份,合计为18.51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易完成后,万可欣生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虽说该公司成立仅十余天,但背后站着一众上海国资。康华生物于21日起复牌,当日股价便开启“跌跌不休”模式,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达6.87%;昨日,该股依旧收跌,跌幅为1.10%报66.32元/股,最新市值为86.18亿元,可以看出,国资的入主暂未对该公司股价有所助力。
康华生物控制权生变
“温州鞋王”王振滔一手打造的疫苗帝国终于也走上了转让之路。
7月20日晚,康华生物公告称,7月18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康悦齐明通知,三者拟合计向万可欣生物转让所持有的公司2846.66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21.91%,转让价格为每股65.03元,合计为18.51亿元。
王振滔在本次股份转让后,将剩余持有的公司1050.3517万股股份(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8.0829%)的表决权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及表决权委托后,万可欣生物拥有表决权的比例为29.99%,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王振滔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振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这也意味着这位康华生物的创始人将彻底退出公司管理。
资料显示,康华生物是国内首个上市销售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公司,已上市销售的产品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但近年来该公司业绩面临较大压力,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2025年一季度,康华业绩依旧未能好转,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55.70%;归母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下降86.14%。
二级市场方面,在停牌前,康华生物年内股价走势不错,累计涨幅达34.59%,7月11日股价上涨16.20%,报72.01元/股。不过,7月21日复牌首日,该股跌势明显,跌6.87%报67.06元/股,换手率14.87%,成交量17.69万手,成交额11.76亿元。昨日,该股依旧收跌,跌1.10%报66.32元/股,换手率10.51%,成交量12.50万手,总市值86.18亿元。
上海国资深度参与万可欣生物
虽然万可欣生物成立仅十余天,不过背后的投资方名头不小。
公开信息显示,万可欣生物成立于2025年7月8日,根据股权架构,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一系列嵌套股权关系间接持股万可欣生物,其旗下的上海医药(601607)(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持有万可欣生物19.79%的合伙份额,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持有万可欣生物80.2%的合伙份额,而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和上海医药为上述持股80.2%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出资比例分别为45.34%、20.16%,而上海国投先导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是上海市2024年设立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之一。
同时,万可欣生物的控制主体为上海上实生物医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上实医药(600607)”)。上海上实医药由上海上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资本”)与上海鹭布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50%,上实资本最终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对于此次收购,万可欣生物表示,是基于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及内在价值的认可,以及看好所处行业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拟通过本次权益变动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据悉,此次收购康华生物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自3月26日正式落地以来的首单交易。有观点认为,收购康华生物股权,意味着国资股权基金正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开放合作,加大产业并购力度。
实际上,年内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涌现,首个标杆性案例为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300807)。年初,天迈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郭建国及其一致行动人与苏州启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苏州启瀚作为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拟设立的并购基金,拟协议收购26.10%天迈科技股份,股份转让总价最终确定为4.52亿元。
可以看出,并购正在成为全国各地加速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放眼望去,北京、广州、深圳、浙江、福建、厦门、河南等省市均已发布相关产业并购基金,如能抢先买到在产业链中的优质资产,势必将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