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 邱伟

随着一轮轮债市和股市均经历的阶段性调整,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波动也愈加常见,调整中蕴含的机遇成为市场目光追踪所在。市场环境纷繁复杂,打破“刚兑”的银行理财和其他资管产品一样,直面市场,底层资产价格的波动直接反映在了产品的净值走势上。


(资料图片)

作为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的重要一员,脱胎于南京银行的南银理财,于2020年8月27日正式开业。作为母行旗下专业从事理财产品发行、投资管理、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

抱着“协同高效、管理规范、经营稳健、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全能型资产管理机构”的愿景,南银理财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己任,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不断用产品业绩夯实这一理念。

成立三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风控能力和净值管理能力正全面经受着市场考验。面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稳健的客群,针对“固收+”理财投资的特点优势、银行理财如何应对市场波动加大以提高净值管理能力等话题,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日走进南银理财,专访了南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邱伟。

投资者风险偏好稳健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整个银行业理财市场来看,大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呈现固收与债券产品比重较大、权益投资占比不高的情况,背后原因是什么?

邱伟: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截至2022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4.50%,较去年同期增加2.16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41万亿元,占比为5.10%,较去年同期减少2.28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9万亿元和0.02万亿元。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理财产品50.4%配置债券类资产,仅3.1%配置权益类资产。

整体来看,大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确实呈现出固收与债券产品比重较大,权益投资占比不高的情况。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投资者风险偏好。银行理财子公司固收类产品占比较大,最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多脱胎于银行,理财投资者也主要为传统银行理财客户,该类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投资需求往往体现在稳健的收益表现上,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最大诉求仍然是保本或保收益。根据前述报告,2022年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其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约15%和35%,较上一年同期进一步提高,分别增加1.10个百分点和0.55个百分点。二是理财公司资源禀赋。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多秉承母行资源禀赋,主要优势集中在固收类资产投资管理。虽然各家理财公司对权益投资的资源投入都有所增强,但投研体系框架、风险管理、人员储备、系统建设等相关条件均有待进一步完善,故现阶段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混合类或权益类产品的占比仍相对较低。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您认为“固收+”理财投资的特点优势是什么?南银理财“固收+”产品以怎样的风格为主,有哪几种运作模式?

邱伟:相较于混合类或权益类产品,“固收+”理财产品有着更为丰厚的固收打底收益以及更严谨的权益仓位控制。目前,理财公司“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部分主要通过FOF形式投资混合类或权益类资产管理产品实现,较少直投个股,且仓位控制较为严格,20%满仓的产品占比较少。

例如,南银理财的“固收+”产品系列以绝对收益理念为指导,采取FOF稳健策略,优选各类基金等资产管理产品,并设置不同的权益中枢比例(如权益中枢比例为5%、10%、15%等),涵盖了定开式、持有期和封闭式等多种产品类型,产品运作模式多样化、策略多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期限需求、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灵活选择。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普益标准数据,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理财公司共发行57只持有期产品,其中可投权益的持有期产品占比达68%。那么持有期产品和其他开放式产品相比,有什么优势?现阶段理财公司青睐可投权益的持有期产品的原因在哪里?

邱伟:从投资者持有体验来看,理财公司持有期产品在购买时有着和每日开放产品一样的便利性,即每日均可购买,多数为T+1确认;赎回时在满足最短锁定期要求后,又有着类似每日开放产品的便利性,即每笔份额持有满最低期限后,每日均可发起赎回,多数为T+1确认。同时,从管理人角度出发,每笔份额均有一定的持有期限,有利于管理人增加策略多样性。

现阶段理财公司青睐可投权益的持有期产品,主要是基于对产品模式与投研判断的综合权衡与考量:

一方面,持有期产品模式相对灵活。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持有期产品可以充分使用“定投”理念,可小额持续追加,或涨时少追,跌时多追,平均整体买入成本;同时,持有期产品的运作特点便于投资者自主择时,根据自身对市场的判断择机买入,持有满最低期限后,可继续持有,亦可择机退出。从管理人角度来看,持有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申赎便利性的同时,相比每日开放产品可使用更多策略,且持有期产品规模相对稳定,利于开展大类资产配置,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干扰。另一方面,理财公司青睐发行可投权益的持有期产品,更多是基于今年对大类资产走势的判断,权益表现预计整体要优于债券,理财公司大都提前进行产品布局。“当前仍为布局权益资产的好时机”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在2023年政策发力和经济恢复的背景下,国内A股胜率提高,作为理财公司从业者,您是否认为当前时点仍是“逢低布局”的好时机?对于想参与国内A股市场,但又注重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南银理财能为他们提供哪些较好的投资选择?

邱伟:的确,我们认为当前仍然是布局权益资产的好时机。这个“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周期利好权益资产。随着去年四季度以来多项政策发力,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一季度高频数据显示,供需环比均有改善,国内经济已处于新一轮复苏周期的起点,而复苏周期通常权益资产表现较优。二是估值维度。在经历了去年的大幅下跌后,A股估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股债相对性价比依然是股票更优。对于想参与A股市场,又注重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固收+”产品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按照含权比例从低到高,持有时间由短到长,南银理财为投资者主要提供了“财富牛、致远、鑫逸稳增强”三个系列的“固收+”产品,今年以来均有不错的表现。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富牛持有期系列”近3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5.80%,“财富牛定开系列”近1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5.48%,“致远持有期”近3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7.59%,“致远定开系列”近3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8.74%,“鑫逸稳增强系列”近3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5.95%。

以“致远定开系列”最早发行的“致远一年定开3M”产品为例,该产品成立于2018年3月,目前已经运作满5年,成立以来参考年化收益率达5.49%。截至2023年3月31日,“致远定开系列”共计分红27次,分红参考年化收益率4.88%。正是因为较为出色的业绩表现,南银理财“致远系列”荣获证券时报2022年度金质银行理财产品天玑奖。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当前股债市阶段性调整频繁,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波动,“固收+”产品未来的运作思路会是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银行理财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如何应对市场波动加大,提高净值管理能力?

邱伟:“固收+”本质上是做大类资产配置,利用大类资产间的负相关或弱相关性达到优化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弱化单一资产价格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市场的波动是常态,“固收+”产品并不害怕波动。相反,正是因为资产有波动,大类资产配置的效果才更加凸显。

面对市场波动,“固收+”产品一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产品期限、投资者对收益性和波动性的要求,结合大类资产的预期表现来动态制定配置方案;二是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加强市场研判,做好择时,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三是做好投资者陪伴,充分揭示产品特性,引导投资者购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面对不确定性增加的外部环境,银行理财面临负债不稳定性增强、资产配置难度加大、产品净值波动加剧的多重挑战,我们认为理财公司需持续练好内功、夯实发展根基,在做好产品发行创设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同时,聚焦投研能力建设,构建全天候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强化对市场的前瞻性研判,以应对市场波动。

以我司发行的致远一年定开系列为例,该产品系列根据理财客户的风险收益偏好,战略配置为固收占比90%,权益占比10%。2022年,国内外宏观环境错综复杂,我们对国内经济周期的判断是磨底阶段,该产品固收部分采取了中性偏防御的久期策略,债券品种上以信用债配置为主,利率债波段交易为辅,权益部分在上半年维持在偏低仓位,板块上超配了周期板块,三季度开始逐步布局计算机、医药等长期看好的板块,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第一时间加仓了受益于消费复苏的板块。

2023年初,信用债经历调整后已具备明显的配置价值,该系列对距离开放期较远的产品积极提升了杠杆水平,权益方面则保持了积极的仓位水平。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致远定开系列”近3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均值为8.74%,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理财公司视角来看,在理财投资者教育中,“固收+”类等产品往往会面临哪些主要难点与挑战,如何平衡投资者的积极性与投资者理性教育?

邱伟:在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时,难点和挑战主要集中在投资者对“固收+”投资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方面。

部分投资者是收益导向型,并不关注大类资产配置和具体策略,因此在申赎产品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和滞后性,往往是在市场高涨时才跑步入场,在市场低迷时退出,即追涨杀跌现象,入场时间太晚,退出时间太晚。

同时,在对比产品收益时,部分投资者不一定去横向对标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例如即使部分“固收+”理财产品表现好于可对标的其他产品,但当权益市场发生波动时,投资者可能也会认为“固收+”理财产品运作不达预期。

从理财公司视角来看,一方面,在投资策略上,主要以稳健策略为主,严控净值回撤,提高投资者购买“固收+”产品的持有体验。另一方面,仍需持续通过丰富多样的、可直达投资者的方式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陪伴。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多种灵活、便捷的线上渠道开展信息普及与传递,如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销售机构手机银行等,推送介绍“固收+”理念的基础知识、投资策略、市场观点等,传达“固收+”产品定位及投资理念;二是通过线下讲座、沙龙、快闪活动等,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了解投资者关切问题、分享投研观点;三是在市场发生阶段性波动时,强化投资者陪伴与服务,体现管理人关怀。

责编:王璐璐

校对:王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