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所有的品牌都在铆足了劲想创意,试图突围。桃李面包却反其道而行之,用一种近乎"自暴自弃"的文案风格,成功出圈了。

“预算不足呜呜

只能挂上美团的APP打个联合广告

拜托了各位亲亲

下一单桃李蛋月烧叭

争取下次能换个桃李纯广~”

图片1.png

跟美团打联合广告,可谓是蹭得一手好热度,但是桃李却玩起了小心机,把“美团的APP”字号缩到了最小,这种明目张胆的“背刺”操作,估计美团看了都得哭笑不得。这哪里是联合广告,分明就是蹭得理直气壮啊!

“预算紧张”表面上是自我调侃,实际上却通过“示弱”完成了双重传播目标:既实现了产品曝光,又借助美团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了传播范围。

图片2.png

“我本千金大小姐

因奸人所陷被偷走璀璨人生

无奈来桃李打工

卖桃李蛋月烧

现在只差卖完桃李蛋月烧

我就能东山再起,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小字提醒:本文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真凑巧)”

最下面的领导回复“大小姐来一下我办公室”更是点睛之笔。

抽象网文式文案虽然屡见不鲜,但是这样一个老品牌真正玩起来,还是让人有反差萌的感觉,可见桃李面包在年轻化方面的努力。不仅契合当下年轻打工人的共鸣,还增加了产品的娱乐属性,比单纯的产品推销要高明得多。

“今年中秋月亮不懂大不大,反正老板画的饼是肯定大,就像桃李蛋月烧这么大!”

图片3.png

“老铁们,吃口饼再坚持一下!!马上就中秋国庆放假了!!”

“人生从不内耗!就像这个广告,管他有没有用~giao”

图片4.png

不得不说,在当下这个内卷严重的职场环境中,打工人对"画饼"这个梗有着天然的共鸣。桃李面包敏锐捕捉了这个社会现象,将自己的产品和职场文化结合起来,既幽默又贴近生活,实现了跟目标受众的情感连接。

桃李面包这次玩的是典型的"反套路"营销。

在一个充斥着精美视觉、煽情文案的广告环境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品牌,反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反差,打出了差异化。

这些文案天然具备社交媒体传播的属性,用户愿意主动分享和讨论。而且相比于大制作的品牌广告,这种文案驱动的营销成本更低,但传播效果却不输大投入的campaign。

在创意内卷的时代,营销不一定要高大上,有时候接地气的真诚,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精心包装的套路更能够打动人心,突破重围。

从传播效果来看,桃李面包这次营销确实实现了较高的话题性。无论是正面评价还是质疑声音,都为品牌带来了额外的曝光机会。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反创意”的创意,或许会成为未来营销的一个新趋势,毕竟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能够引发讨论本身就具有营销价值。也有人认为,这种营销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过度的“反精致”可能会影响品牌形象,而且这种新鲜感往往有时效性,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不过创意的世界,本来就不应该千篇一律,有突破、有讨论、各种不同声音交织、不同的火花碰撞,才能激发更多灵感,不是吗?

图片5.png

图片6.png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