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第 18 个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到来之际,由微财数科联合晓更基金会、鼎好 DH3 发起,联合融爱融乐、壹基金等其他 8 家公益组织共同打造的 "微光市集" 在京举办。活动以 "一起点亮美好" 为主题,通过公益义卖、闲置捐赠、融合互动、创意科普等多元形式,倡导社会加深对心智障碍群体的理解。

孤独症谱系障碍,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是心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心智障碍涉及的人群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脑瘫或癫痫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等。

心智障碍者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需要社会整体环境的协助和支持。  如何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如何让他们的创造力被看见、价值被认可?这场公益市集做出了尝试 ——

微光市集设置了多项主题板块:义卖区12台义卖花车整齐排列,摆放着晴雨伞、帆布包、明信片、冰箱贴等公益文创周边。这些产品由各公益组织精心制作,融入了心青年(心智障碍青年)的艺术作品,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支持公益;“闲置漂流站”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捐赠书籍、文具、玩具、图书等物资,定向帮扶心智障碍家庭;特别设置的 "融合互动区" 成为活动焦点,4 位心青年现场展示绘画涂鸦、饮品调制、花艺制作等技能,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公众在互动中更深入地了解心智障碍群体的潜能与需求。

为了让科普知识更易被接受,主办方设计了"知识翻翻牌"互动装置。当参与者翻开印有"孤独症儿童都是天才? "的牌子时,背面会弹出"九成都是普通人,仅少数人有特殊才能"的科学解释。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一位参与者感慨:"今天我才知道,关于这个群体的很多刻板印象其实都是误解。"

据估算,中国的心智障碍人口约在1200万到2000万。 在这一庞大群体中,农村心智障碍儿童长期处于社会关注的盲区:特殊教育领域面临专业支持薄弱、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课程开发滞后等矛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与指导机构的服务效能未能充分释放。社区支持体系存在缺陷,既表现为基础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响应机制缺失,也体现为普遍存在的社会排斥现象;家庭层面则面临照护知识匮乏、康复资源获取受限及经济负担沉重等多重压力。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乡村心智障碍儿童的发展困境。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原因, 2024年,微财数科联合晓更基金会发起“微光童行”公益项目, 聚焦于特殊学校的硬件设施改造,并为特教老师与社工提供支持帮扶。同年11月,项目组建了十余人志愿者团队前往云南省曲靖市,实地探访了师宗县特校以及那里的心智障碍儿童。

微财数科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微光童行”项目,探索更多适合心智障碍儿童的帮扶模式和服务内容,并联合更多社会力量,为他们创造更加包容、友好、温暖的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