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记者闫鹏 孙广见) 6日,以“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展望”为主题的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京举行。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认为,美国银行业动荡引发危机的风险没有根本消除,我国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境内机构都要加强形势分析、做好预案。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张晓燕表示,当前美国银行业危机愈演愈烈,这反映出美国金融机构运营中风险控制存在缺口,表现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利率风险管理不善,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容易面临流动性风险。

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看来,一方面,2008年美国许多中小银行倒闭,但未发生明显的存款挤兑现象,但本次美国银行业动荡引发挤兑潮,原因之一可能是社交媒体带来的羊群效应。另一方面,本次还出现政府全面兜底情况,这意味着无风险利率将继续往上走,将导致美国债务压力更大。这两项变化值得深入思考。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尽管美国银行业动荡,美国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但是银行业动荡引发危机的风险没有根本消除。对中国而言,我国要考虑维护对外融资、对外资产的安全,同时要关注如果美股剧震有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这对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

“总体看,中国外部市场遭受美联储紧缩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比去年要小,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更多取决于中国经济恢复的情况。总而言之,美国银行业动荡的风险还没有完全过去,从中国来讲,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境内机构都要加强形势分析,摸清底数,做好预案。”管涛说。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不管是美联储加息的后续影响,还是由于银行业危机造成国家信用收缩,全球经济的前景半年到一年之内可能都是下行风险远大于上行风险。我国应未雨绸缪应对全球下行风险,稳定市场合理预期。

“金融领域动荡带来新的挑战,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关键引擎。”张晓燕表示,IMF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明显,主要增长将来自新兴经济体,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2%,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在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中国经济温和复苏,内生动力有待增强。一季度社零同比升至5.8%,接触性消费明显回暖,但耐用品消费表现不佳,汽车、通讯器材、家电类零售仍为负增长,收入恢复偏慢、消费信心低迷等多重因素制约消费复苏。

沈建光认为,鉴于我国企业和居民社保和公积金负担较重,针对积极合规缴纳社保的企业进一步降低社保公积金费率,不仅可以增加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也会带动其消费性支出。同时,辅以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补助或消费券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对中小企业发放采购券等,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推动中国经济“疫后重启”转向“全面恢复”。

编辑:罗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