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财经沈阳4月9日电(记者 李宇佳) 8日—9日,202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在沈阳举行,同期举办了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高峰论坛——金融赋能、绿色低碳主题论坛,邀请国内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及绿色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商绿色低碳。
兼顾国内国际形势,绿色低碳发展正成为焦点。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
绿色低碳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包括智能电网、虚拟储能、需求侧响应等在内的一系列巨大商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谢肇煦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将越来越丰富,这对于科技和创新能力见长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同时,碳关税等外溢效应已深刻影响全球的供应链,碳足迹等环境信息披露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必选项。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室主任李命志表示,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经营道德要求,以及资金成本、资源成本、人力成本等带来的经营压力,也推动中小企业考虑低碳绿色转型。而且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和一般技术模仿难以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走“专精特新”之路。
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何云松表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一方面要解决创新产品的市场培育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各级部门包括金融机构的鼓励和支持,通过技术盈利带动市场盈利,再反哺技术创新以引领行业发展。
谢肇煦建议,中小企业应基于自身特点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切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评价、认证、诊断、供应链碳管理及相关能力建设;还可通过合作交流建立企业针对新法规的应对体系,降低贸易壁垒影响,抢占新市场。同时,政府和主管部门也应完善“双碳”认证评价体系,将企业、产品碳信息披露制度及碳标签指标纳入绿色金融信贷审批等,引导企业和市场深度参与。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胡异冲表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绿色是方向,企业需要金融赋能,也需要顺应“双碳”的发展大势。希望银行、保险等机构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发展生态,借力中小企业协会等桥梁纽带,搭建科技和资本的循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
编辑:王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