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接民心,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的兜底性制度安排。领导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为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加快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实现社会救助多元化、智能化,全国多个市区县均在探索解决方案。
在这个背景下,零点有数精准救助数字化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梳理救助业务流程,探究救助难点及痛点,与上海市普陀区联手,率先提出打造“两库一中心”,即救助政策查询库、救助数据信息库、救助预警中心,实现人与政策的全覆盖“入库”以及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精准救助。探索建立民政服务对象的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沉默的极少数困难群众”,实现基础民生保障的“应保尽保”,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
附图 零点有数精准救助数字化平台
待救助的群体在哪里?
救助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连接待救助人与救助政策。待救助人群体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知道自身符合救助条件,能够通过居委、街道主动申请救助,具备一定的主动性和信息获取渠道;
第二类人已享受部分救助政策,还可申请其他项目却不自知;
第三类人未意识到自身可享受救助,属于“沉默的少数”。
零点精准救助数字化平台的工作目标是借助大数据和算法的力量,确保第二类、第三类群众都能够被大数据模型准确识别,并及时推动一线救助工作,实现更全面的社会福祉。
大数据引领,精准救助三步走
在庞大的人口库中精准识别需要救助的群体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挑战不等于无解。依靠“一网统管”建设成果与精准救助大数据算法,“政策找人”这条救助链路成为了可能。
零点有数凭借多年对救助数据的应用经验,以历史受救助人群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学习模型,绘制待救助人群精准画像,建立“救助数据库-救助画像-救助子场景”三步走的精准救助流程:
第一步,大而全地对接救助相关数据,涵盖多个民生领域;
第二步,精且细地对数据进行清洗建模,绘制待救助市民精准画像;
第三步,建立多个业务子场景,在大病医疗、教育救助、三胞胎/多胞胎等具体场景中定位潜在待救助人群。
随着算法开发和训练,模型已初具成效,已成功匹配出潜在救助人员名单,并由社区工作人员实地核查,救助工作稳步推进中。
赋能“人找政策”,降低救助推进门槛
找到潜在救助对象后,下一步是确定他们是否符合救助条件,但受制于救助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熟悉程度,在处理时效性比较强的救助工作时,基层工作压力往往较大。
零点有数业务团队深挖政策,将历年救助政策进行了系统化、结构化、电子化梳理,汇集成救助政策查询中心,方便使用者随时查询最新政策,查询救助案例,辅助判断是否适合申请。
附图 平台政策查询中心
确认了可能符合的救助政策后,后续对于待救助人员的复核,以及后续确认救助与否的一系列工作中,精准救助平台也配套了完整的工单流转功能,对平台的不同使用角色进行权限划分,更新每一个待救助群众的救助状态,也方便不同的救助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减少使用者的工作困难。
附图 平台工单进度查询
救助之路,任重道远
救助工作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从目标对象的确定到救助条件的核实,再到救助标准的设定,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救助关乎民生,上海市普陀区对救助工作表现出了高度支持和重视,零点有数精准救助数字化平台在技术层面为救助方向扫除难点。在新时代,我们有责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帮助贯彻国家对救助工作的要求和期望。零点有数将继续以数据之力,排政府之忧,解群众之难,为每位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支持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