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日前,平安银行(000001)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针对市场关注的零售改革进展,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表示,该行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零售改革成果显现
中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持续升级贷款业务、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两大板块,夯实数字化和综合金融两大平台基础,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
在贷款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持续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一是优化贷款业务结构,提升优质客群占比,并加大重点产品投放力度,带动客群结构和资产结构持续优化;二是完善产品体系,持续丰富产品货架,围绕客户需求匹配产品策略,提升精细化风险定价能力,提供差异化服务体验。
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3万亿元,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64.3%;信用卡加强高质量客户获取,新户获取规模同比增长;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56.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其中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316.78亿元,同比增长38.4%。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平安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覆盖全客群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在满足客户存款需求的基础上,持续丰富理财、基金等产品货架,并升级“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经营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多产品、多触点的资产配置方案与陪伴式服务。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存款余额1.3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
在数字化平台和综合金融平台建设方面,平安银行持续迭代数字化和综合金融两大平台能力,拓展客户营销渠道与服务范围,提供多场景、多生态的综合经营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截至6月末,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1.78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0%,其中,月活跃用户数(MAU)3874.50万户。上半年,综合金融贡献的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57.3%、新获客资产管理规模(AUM)占比50.8%。
多措并举促“零售做强”
冀光恒表示,经过前期对部分风险业务的调整,平安银行有效遏制了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势头,不良生成率连续六个季度下降,出现明显拐点。
上半年,平安银行深化零售改革,效益优先兼顾规模。从具体成效来看,一是零售贷款规模的降幅收窄,基本实现止跌。上半年,该行自营队伍建设有序推进,中收益产品体系升级完善,中收益贷款的日发放额超过1亿元,规模还在稳步提升,客户经营不断深化;二是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存款成本显著优化。上半年该行零售付息率较去年全年下降27个基点,同时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提升12.8%,银保收入同比增长46%;三是该行零售资产质量也明显改善。截至6月末,该行零售不良率1.27%,较一季度优化5个基点,较上年末优化12个基点,保持持续下降趋势,资产质量明显好转。
对于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呈现的新面貌,冀光恒从三方面进行了总结。一是战略更加清晰。过去平安银行在零售上曾出现一些偏差,比如过于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获取客户和贷款主要依赖中介渠道,自营渠道建设不足。现在,平安银行坚持零售战略不变,但在渠道选择、客户经营、风控能力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更适应市场环境和宏观变化。
二是战术更加精细。冀光恒认为,过去平安银行有效获得客户和客户体验方面存在不足,现在更加重视有效获客和精细化维护,在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冀光恒称,过去零售队伍更多去盯市场,现在盯市场的同时,也盯内功、盯专业。另外,总行与分行的配合也更流畅,总行应该在机制、配套、激励考核和宏观性方面做研究,分行则根据地域和客户差异获得更多授权。
对于接下来零售业务的具体发展路径,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将加快零售改革方案落地,推动自营队伍人数和产能提升,深化信用卡、财富业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理财服务,进一步优化付息率,完善集中化、扁平化的风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