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科任
借着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东风,空天信息产业与商业航天发展(000547)研讨会于4月25日在合肥举办。与会专家认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高分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实施,以及商业航天快速发展,为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空天信息能力应用偏弱的特点依然突出,尤其表现在大众用户层面。
提升卫星应用效能
(相关资料图)
与会专家认为,空天信息产业是航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维护国家安全、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航天具备灵敏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是加速航天创新突破的重要力量。
商业航天产业涵盖火箭卫星研制制造、卫星运营及应用。当前,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为主的阶段进入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
伴随商业卫星越来越多,空天信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如今遥感卫星造价已从亿元级降到千万元级,甚至已有百万元级的微小卫星出现;发射成本曾经数以亿计,随着一箭多星、一级回收技术的发展,千万元发射不再是梦。”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表示,“卫星产业开始有点卷了,卷的好处是下游成本越来越低,而成本低是卫星能力触达大众的前提。”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表示,国家和地方积极营造航天快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政策既为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扶持和引导,也加强了对商业航天主体及相关活动的规范监管。国家航天局将通过多种措施继续做好支持引导,促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民用商业卫星快速发展,但空天信息产业整体呈现出制造较强、应用偏弱的特点,李国平表示,国家航天局高度重视卫星应用工作,推动建设和发布了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促进遥感卫星数据开放共享,探索和创新空天信息应用及服务的体制机制。后续,国家航天局将积极推动构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实现通信、导航、遥感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卫星应用的增值产品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构建了全省统一的应用场景大市场,开放企业生产、政府应用和城市管建的场景,强化场景与技术融合,持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空天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瞄准大众市场发力
当前,卫星能力已经大范围服务国防、政府、企业三大用户群体,服务大众用户才刚起步。“中科星图2017年就提出‘数字地球’计划,目标是构建C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得卫星能力更好地为千行百业赋能。”邵宗有说,“国家投建了大量对地观测系统,而应用赋能还是洼地状态,需要尽快以低门槛的方式释放空天信息能力。”
邵宗有介绍,“数字地球”是一个“航空航天基础设施+3S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融合的软件平台,能帮助用户简便地获取空天信息能力。
中科星图提出了空天信息触达大众赋能行业的具体战略举措,包括从线下到线上、从感知到认知及从产品到生态。“过去,公司主要为特种领域用户线下安装使用‘数字地球’,老百姓感受不到。”邵宗有表示,“中科星图一家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构建一个生态来推动这件事,加快空天信息能力走向C端。”
目前,中科星图线上业务已形成三大产品/业务矩阵。首先,通过应用上云,探索线上运营的业务模式,满足大众用户在地球探索、场景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需求。代表产品/服务包括星图地球、星图地球工作室、星图地球开发者平台等。
其次,通过数据上云,构建在线数字地球的数据基础,打通连接空天基础设施与行业应用的关键路径。代表产品/服务为星图地球数据云和星图地球今日影像。
第三,通过计算上云,实现面向广大开发者和生态企业的资源聚合和共享,通过将算力、算料、算法在云端开放,充分释放空天信息的产业价值,打通空天信息触达大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行业应用赋能。
部分卫星运营商也在推动空天信息服务大众。“跟手机产业发展一样,如果没有亲民终端就没有亲民产业,我们终端也在向亲民化发展。中国卫通(601698)与合作伙伴在推动场景化和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卫通创新研究院院长沈宇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