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搭积木”的预制装配式技术建设桥梁,一直以来都是隧道人的拿手好戏。
【资料图】
前两天,在隧道股份(600820)市政集团承建的G236鄱余特大桥项目,隧道人不仅胜利“搭”出了一座特大桥,更将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让积木搭得更精密、更高质量。
10月2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团承建的G236鄱余高等级公路项目重要节点控制性工程鄱余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进入桥面及附属结构施工阶段,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距离全线通车更进一步。
G236鄱余高等级公路项目是江西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一条重要线路,也是鄱阳县和余干县上下S36德昌高速公路的一条快捷通道。起点位于鄱阳县城洪迈南大道(G236)与大桥路交叉口,跨昌江、乐安河、饶丰圩、鄱阳湖、经信丰垦殖场、石口镇、乌泥镇,终于鹭鸶港乡三湖村,路线全长约34.597km,含特大桥1座(约5.2km),中小桥2座,箱涵22座、路基路面及交安、绿化等附属工程。
鄱余特大桥作为G236鄱余高等级公路项目重要节点控制性工程,其长12566m,最大跨径152m,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左右分幅设置,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设计洪水频率为1/300,通航等级为Ⅲ级,是目前江西省内最长的在建公路桥梁。
152米特大桥 实现“毫米级”拼装
此次合龙的鄱余特大桥主桥为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跨径为83m+152m+83m,采用挂篮悬臂对称浇筑施工,控制精度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为确保安全高效实现合龙目标,隧道股份市政集团项目团队充分考虑温度、日照、风力等因素对浇筑混凝土的影响,利用“BIM+智慧平台”,通过评估不同条件下的合龙段数据变化,结合混凝土热胀冷缩性质,选择在夜间温度恒定时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确保合拢段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鄱余特大桥主、副桥均采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梁形式,为左右幅分离式设计,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顶板宽度11.9m,底板宽度6.9m。为提高钢结构的现场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各节段波形钢腹板在工厂内按照设计线型进行预拼装。
同时,为保障大桥顺利建设,项目团队与第三方专业监控单位密切配合,根据监控和设计对每一节段的标高和线形指令,精心组织主梁节段线形调整,保证成桥线形达到设计目标,并合理安排各工序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体系转换。
G236鄱余高等级公路鄱阳段全线合计1296榀小箱梁,其中30m小箱梁合计1248榀,20m小箱梁合计48榀。架梁主要工程量在鄱余特大桥上,其结构形式为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梁+预制小箱梁。
隧道股份市政集团项目团队从“方案、工艺、材料、设备”等四方面把控预制小箱梁制作,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实现梁板预制梁厂建设标准化、梁板预制精细化、梁厂管理信息化。
在安全施工方面,隧道股份市政集团采用钢管桩配龙门吊起吊主梁系统,形成固定位置的提升站,共设置1~3#提升站。该系统有效避免受主桥和副桥隔断而导致的架梁通道不连续的情况;特别是小里程30m箱梁架设需要经过三次提运,驳船船运跨主航道,存在着施工风险高的影响,此系统极大的降低了安全隐患,确保箱梁成功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