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莱(301258.SZ)在上市首日迎涨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4月1日,富士莱收于47元/股,跌幅6.89%,跌破发行价48.30元/股。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富士莱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创近7年新低。公司业绩依赖外销比重较大,存在出口业务相关的风险;受行业政策等影响,公司在内销产品的销售收入情况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22年3月29日-4月1日,富士莱4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24.05%,股价波动区间为46.90元/股—80.39元/股,同期板块涨幅为5.67%,大盘跌幅为1.46%。
销售净利率持续下滑
富士莱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以及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硫辛酸系列、磷脂酰胆碱系列、肌肽系列等三大系列产品。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下称“报告期”),富士莱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4.52亿元、4.77亿元及2.5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326.85万元、1.46亿元、1.41亿元及6298.05万元。
2021年,富士莱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9.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4.78%。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富士莱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滑,同时公司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净利率均两连降。自2015年后,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放缓,至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创近7年以来新低。
图:富士莱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
同时,富士莱根据在手订单情况以及历史销售情况,对2022年1月-3月的业绩情况进行了预计。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40亿元,同比增长12.76%-21.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81.69万元-3744.27万元,同比增长29.52%-39.29%。
公司表示,随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逐步趋稳,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逐步显现效果,公司预计2022年1-3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导致2021年经营业绩稍有下滑的不利因素不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外销收入占比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6.48%、72.03%、76.78%和68.54%。公司产品主要出口至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埃及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公司出口业务不仅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影响,还有汇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美国出口总额分别为7822.65万元、7291.52万元、7877.28万元和2862.95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21.01%、16.36%、16.87%和11.35%,其中磷脂酰胆碱系列、肌肽系列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1545.30万元、1076.17万元、1720.58万元和499.57万元,占比分别为4.15%、2.41%、3.69%和1.98%。
此外,公司产品出口主要以美元结算,外销收入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益分别为509.85万元、177.91万元、-616.16万元和-178.8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71%、1.05%、-3.74%和-2.41%。
而在内销产品上,公司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招股书显示,公司下游制剂中硫辛酸注射液被列入“六省二区”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清单。若实施带量采购后,中标企业会将价格下降压力向成本端转移,或未来公司主要下游客户未能中标,则可能会对相关产品的最终需求、产品单价、销售收入及产品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原料药产品的主要客户亚宝药业(600351)为中选单位。
同时,公司下游制剂硫辛酸产品已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但聚普瑞锌尚未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富士莱表示,若未来公司核心产品下游制剂未能被列入医保目录,或已被列入医保目录的核心产品在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被调出,可能会对相关产品的最终需求、产品单价、销售收入及产品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