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6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M2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
(相关资料图)
业内人士表示,在一季度信用加速扩张之后,5月信贷投放节奏延续放缓,但总体维持稳健,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进入6月,临近半年末信贷供需可能放量,叠加13日人民银行“降息”落地,后续MLF、LPR也有望调降,有助于提振实体经济资金需求,6月金融数据有望走强。
M2同比增速高位回落 社融规模增量1.56万亿元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M2同比增速延续高位回落,同比增长11.6%,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分析,当月信贷投放放缓、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下降以及消费转暖等因素带动存款规模下降,导致M2同比增速走低。
而往后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在基数逐月抬升、存款利率下调或引导居民储蓄意愿降低的背景下,后续M2同比增速或继续下行。不过考虑到当前居民储蓄仍在高位,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M2增速的下行也将相对缓慢。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5月份社融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同比少增1.31万亿元,环比多增3312亿元;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
高基数效应下,5月社融规模增速下行。从结构上看,表内人民币贷款及政府债券余额在社融中的占比分别为62.4%、17.4%,同比分别提高1个和0.4个百分点,仍为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撑。
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股票融资则实现同比多增,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5月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信贷投放节奏延续放缓 部分存款回流理财及资本市场
新增信贷方面,根据人民银行数据,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环比多增6412亿元。
“在去年高基数、信贷投放节奏趋稳、经济修复斜率放缓以及没有大的刺激政策出台的背景下,5月新增信贷‘同比回落、环比改善’,总体维持稳健。结构上,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减少、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好,信贷结构有所优化。”温彬说。
分部门看,居民方面,5月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1988亿元、1684亿元,同比多增148亿元、637亿元。
“这与五一假期带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有关。但从房地产交易看,市场运行仍显疲弱。自3月份起,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及成交套数的同比增速均出现放缓。”梁斯分析。
企业方面,5月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8558亿元,同比少增6742亿元,环比多增1719亿元。
温彬表示,5月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仍为信贷增长的重要支撑;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709亿元,结构较去年有所优化。
不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提示,作为5月人民币贷款增长乏力的主要拖累项,企(事)业单位贷款数据反映出,虽然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但恢复态势并不稳固,企业部门预期较弱、信心不稳。
存款方面,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这反映出随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居民投资意愿正在回升,部分存款回流到理财市场和资本市场。”董希淼说,有数据显示,5月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在4月增加1.34万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回升了约4000亿元。
往后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预计,后续存款利率仍有小幅调降空间。而存款利率下调或主要对居民部门的资产选择产生两种影响。其一是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支出,有助于促进内需稳增长;其二则是转化为其他金融资产。
“以理财产品为例,理财规模增长可为债券发行创造更好条件,从而间接对社融起到提振作用,进而有利于宏观经济。”曾刚说。
央行“降息” 支持实体经济 MLF、LPR下行预期升温
5月金融数据以及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在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和外需回落压力加大下的背景下,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受到扰动,各项宏观政策仍需保驾护航。
6月13日,人民银行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鉴于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变化同步性较高,后续MLF利率或大概率跟随调降,届时LPR也会跟随MLF同步下行。
当日晚间,央行还同步下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13日更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隔夜、7天、1个月期SLF利率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至2.75%、2.90%、3.25%。
曾刚分析,央行“降息”旨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信贷需求,有利于经济企稳增长。
温彬也表示,“降息”落地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下一步,应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展望后续,董希淼认为,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住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一方面,要努力稳住宏观经济恢复势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同时,还要加快优化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因城施策,因区施策,更好地满足居民改善性购房的需求。”董希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