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有军
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数字吉林”建设推进大会,会上印发了《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吉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举措》3份文件,把数字化作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变量,推动“数字吉林”建设向更高水平跃升。
据了解,近年来,吉林全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落实数字中国建设部署要求,以“数字吉林”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字基础设施稳步升级,全省已建成5G基站3.4万个,4G网络实现全覆盖。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建成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遥感卫星数据在农林、水利、应急、环保、交通、国防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产业数字化转型蓬勃开展,滚动实施百户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汽车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吉农云”“吉农码”主题服务不断丰富,累计注册用户超415万。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两地三中心”的基础架构形成,部署应用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成为全国唯一省市县乡村五级使用一套系统、一个平台开展全流程在线审批的省份。数字生态体系加速构建,出台《吉林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全省统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价值不断释放。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部署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特别是顺应数字化发展浪潮,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作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为此,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研究起草了《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通过创新举措和政策引导,力争用三年时间,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建成1-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推动全省有意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智改数转”,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为了加快推进“数字吉林”建设,加快推动大数据赋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数字化转型,结合吉林实际,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的发展目标,并依此确定了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提升大数据产业创新能力、构建稳定高效大数据产业链、推进大数据融合赋能、打造繁荣有序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六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
此外,刚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举措》,主要围绕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五大基础体系,共制定32条具体工作举措。在强化平台支撑方面,依托“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构建全省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共性应用全省共建共用;推动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提升数据中台支撑能力。在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方面,健全完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发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枢纽作用,强化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采集归集、共享开放的全过程管理。在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服务能力方面,推进“吉事办”、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优化升级,深化“一网通办”。推进“互联网+监管”、云视讯会议等系统建设应用,打造多跨协同的政府运行新模式。今年年底前,实现医保、社保、公积金等高频事项集成协同办理;云视讯会议系统在乡镇政府覆盖率达到40%以上;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