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帮6.5亿人种下了超过4亿棵树,还是不够。
3、4月间,沙尘肆虐多地,有人说回到了宋代的“红尘昼夜飞,风吹满城黄。”有人要把杭州“下沙”(一个街道)的名号送给北方,转眼,自己就在江南昏黄的白天里“吃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春天里,21个省份数亿人被沙尘搅扰。显然,种树防沙还是做得不够。
于是,风沙未停,“蚂蚁森林”就拉上100多忠粉,去内蒙浑善达克沙地植树,同时,还要再投1亿元,用于当地的林草修复保护、土地沙化治理,促进农牧民增收。
这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为内蒙加Buff,成立7年,它已经在内蒙种下超2亿棵树。实话实说,它能坚持做到这个规模,戳中大众的心巴,又打造环保的外挂,是当年谁也没想到的造化。
C位出道
2016年,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为响应峰会的绿色命题,蚂蚁集团汇总创意,“帮用户种树”成为大家公认的好办法。
当时负责牵头的徐笛说:把大家守护大自然的心愿,落到种树上。低碳+绿色环保,感性+理性,线上+线下,还没有企业这样做过。唠这个,可就让人不困了。
那些年,企业遇到这类命题,要么捐钱了事,要么追逐10年前管理学的“战略性公益”,做企业社会责任(CSR)。
比如,某家化大厂在缺水地区帮助打井,解决用水难,同时,不忘送上牙膏、洗发水,抢占品牌认知;某“赤道银行”为外国电厂建设出主意,换火电为风电,换取更多的借贷和利息……
各种大方慷慨,又利有所逮,就为名利双收。
但要发自内心地操持一切,动员更多普通人和机构,共营公益,可能有人想过,但真没人做过。
于是,这“天马行空”的互联网种树提案,被递交给蚂蚁高层,结果他们也很看好这种“跨界”,给予“预算上不封顶”的支持。
之后,项目组找到北京市环境交易所,评估、认证“减纸减塑、生活缴费、乘地铁公交、线下支付”等场景为绿色行为,又梳理技术、文献,确定象征低碳行为的“绿色能量”,该给用户奖励多少。
这就为蚂蚁森林成为收集“绿色能量”的公益互动,奠定了基础:用户积累能量达一定克数,就可以在阿拉善等地种下一棵真树。
一切跑通后,“蚂蚁森林”很快上线。起初,内部预测“能有1000万注册用户就很好了”,结果,上线3个月后,注册用户数就超过6000万。
2017年春晚“集五福”,几天内蚂蚁森林用户超2亿,5个月完成微信18个月的积累,2年后,用户数破5亿,如今达6.5亿,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的申请下,蚂蚁森林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份捐种了4亿棵树,完成了450万亩绿化。
这就像一位科技大佬说的:很多事情做对了,坚持着做出意义了,多年后回头看,就成了历史的选择。
参与感爆棚
2023年初,人工智能ChatGPT大红大紫,2个月用户过亿。其母公司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很傲娇地说:内行看,只是一次用户界面升级。
但在应用层,它却大大降低门槛,让普通人切身体会AI,对比过去的智瘴,智能原来如此惊艳,所以,玩家们趋之若鹜,ChatGPT成为普通人参与AI的“iPhone时刻”。
蚂蚁森林也是类似。
最近10年,国内大力倡导下,生态保护、造林减碳深入人心,大家渐渐知道了巴黎协定、绿水青山的意义,但能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
哪怕是小郝,在壹基金月捐10多年,可面对名目繁多的绿色、生态基金,繁复的年报、资助汇报,也是费解异常,偶尔“一捐了之”成了常态。
而在蚂蚁森林里,只要多步行、坚持乘公交地铁、缴纳水电煤费用,就能积攒能量,在手机里种一棵虚拟的树,以绿色能量“浇灌”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申请在阿拉善、武威、通辽等地种下一棵真正的树。
陕西一机械公司的车间主任刘双明,2017年在阿拉善地区种了第一棵梭梭树,又在蚂蚁森林的卫星图上看到真实的树整齐排列,从那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每天坚持骑自行车、跳绳、运动,早上7点就起身捍卫自己的绿色能量,每个早上都能收2、3公斤能量。6年下来,他累计种了2000多棵树。
同时,他还将低碳理念带入自己的工作,倡导无纸化办公,拉着60多个大学同学一起在蚂蚁森林合种新树,拿植树证明。
还有一位90后小伙,为了在蚂蚁森林种树,坚持运动,3年减肥110斤。后来他还去阿拉善,亲眼看了看自己攒能量种的树。
这样,蚂蚁森林把“低碳生活、生态公益”融合在一起,“看得见、看得清、摸得着”,这就大幅降低了普通人参与公益的门槛,获得感满满。
2019年,因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风尚,蚂蚁森林连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灯塔奖”。那个“沉迷”蚂蚁森林的瘦身小伙,还受邀登上联合国的领奖台,亲手捧起了奖杯。
换作《参与感》的说法:大家参与,成就爆款。用户对它“认同感泉涌,归属感爆棚”,也让蚂蚁集团进阶,达成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现代企业不仅做生意赚钱,也能满足社会需求。
组合技给力
2017年,牧民梁存新开始在阿拉善沙漠种花棒,帮蚂蚁森林的用户“线下还愿”。
因为对当地的气候十分了解,他带着小伙伴,一年就种下7000亩花棒,成活率也很高。
更重要的是,花棒被称为"沙漠娇娘”,它不仅适应沙漠气候,能改良水土,其豆荚可以榨油,做牲畜饲料,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由此,仅2年时间,梁存新带领5户牧民脱贫,现在乡亲们跟着老梁一起种花棒,每人每天收入200元,更多当地人因此脱贫致富。
截至去年8月,蚂蚁森林让各地参与项目的老乡累计劳动增收4.9亿元。
可见,它不仅解决了环保,还助力了脱贫。当地群众看见了实惠,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也大幅提高,大家更愿意守护蚂蚁森林项目落地。
这就像社会学家马基雅维利说的:一件事让所有人得利,就容易成功且持久。
更重要的是,从7年前开始,蚂蚁捐资造林一直在国家林草、生态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下——由接受捐资的公益、专业机构负责种植、养护、巡护等落地工作,再由独立专业机构,每年审核验收实施效果。
像国家林业局的祝雁俊,她和同事在阿拉善,一年就查验了10多万亩地。
以此,保证每块种植林都符合《慈善法》及相关规定,既有捐赠协议,也有验收报告:验收合格需达到国标,种植证书发放给蚂蚁森林的用户。
这种开放合作机制,保障了蚂蚁在“生态修复保护”领域的科学性、专业性,更是对公众的公益期待,严格负责。
因此,2021年,面对碳权归属、梭梭树不达标的质疑,蚂蚁森林也能迅速质证,平息非议。
同时,有根有底,蚂蚁才能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等专业机构,在“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海洋保护”上继续抄自己的“作业”。
总之,用一套组合技吸引更多人参与,聚沙成塔,聚力成事。“这是在创造社会价值上,坚持长期主义。”蚂蚁集团可持续绿色公益部总经理蒋琤向小郝解释。
的确,僵化的CSR之后,ESG(环境、社会、治理)成为大厂的主题。其背后,企业坚持做公益是“表”,持续唤醒社会公益是“里”,表里通遂,才能“泉之不涸,四支坚固”。
更现实的是,ESG评级机构的小伙伴告诉小郝:蚂蚁森林这么干,“并不能提升蚂蚁集团的ESG评分”:
作为互联网企业,其业务对自然环境几乎不构成负面影响,碳排放量也远不及能源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所以,对蚂蚁集团来说,蚂蚁森林这些年做“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全“超纲”了,对ESG加分没啥帮助。
每年把几个亿“埋土里”,除了“生态环境向好、公众意识向善”的情怀,恐怕还要回到“企业存在”的本源:企业必须与社会一起可持续发展,像环保专家大卫·施沃伦说的:“赢得社会、大众的信任”,才能生存不苦涩,发展更出色。
当然,这种长期主义还要坚持许久。按行家说法:沙尘暴受气候、地质、人为等因素影响,无法根治,只能控制。继续植树种草,降低沙尘危害,有比较好的成果,还要10多年以上。
好家伙!看来,刘双明种下2000棵树不够用,小郝1.5吨绿色能量更不够看,咱还得抓紧攒能量——乘公交80克、乘地铁52克、光盘行动107克……然后多多种树,帮大自然,也是帮咱们自己。不是吗?
今天,你收能量了吗?求扩列,好不好?